2003年非典,距今已過了17年,記憶里那些懵懂稚嫩的孩童,如今大都以參加工作,成為了有擔當?shù)摹坝埠恕鼻嗄辍S芯W(wǎng)友留言說:“以前是你們保護90后,現(xiàn)在是90后來保護你們!”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當下,一批批90后,主動擔當,奔赴一線,書寫著別樣的青春年華。
圖:90后小伙龔乙寧
1997年出生的龔乙寧是自流井區(qū)東街云井社區(qū)年紀最小的工作者。雖說年紀小,但肩上擔負的責任一點也不小,作為云井社區(qū)唯一的男生,他主動做著防疫期間的苦活、累活?!皸罱悖@幾棟樓的摸排就交給我吧!你們歇會兒?!薄跋冀悖@個宣傳橫幅我來貼吧!我高一點?!薄巴砩涎膊檫€是我來吧!我家近,方便!”平日里,乙寧就是個不愛說話、肯干事的好小伙兒,自防“疫”戰(zhàn)打響之后,他更是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一刻也沒有放松?!拔覟槭裁匆怯洠阌惺裁礄?quán)利做這些。”每逢遇到不配合的居民,乙寧總是會耐心的跟居民解釋“老師,我們這是為了保護居民的身體健康,也是為了保障您的身體健康,請您配合?!奔词故芰宋?,他也總是笑笑就過了,轉(zhuǎn)身便又投入工作,專心,認真。“非典那會兒,我才只有5歲,那時候也不懂,非典到底是個啥概念,大人們都把我保護得很好,如今我長大了,也懂了,該換我來守護大家了。”
“媽媽,生日快樂,我在自流井一切都好,您放心?!?月31日晚,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康霞利用入戶摸排休息的間隙給老家的母親打去電話,那天是她母親的生日,原本是打算陪母親過生日,但在大年初二接到單位的“召令”,康霞便匆忙趕回,至此一直奮戰(zhàn)在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即便心里牽掛著母親,但她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1994年出生的康霞是東街辦事處2019年新錄用的公務(wù)員,在這次防疫中,被調(diào)配支援新華路社區(qū),入戶摸排、居家隔離點值守、卡點布置、志愿服務(wù),她奔波在基層防疫工作的各個角落?!耙郧安恢涝瓉砉珓?wù)員這么辛苦,但看到因為我們工作做到位了,自貢的確診病例一直都沒有上漲過,我就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疫情不退,我不退?!笨迪颊f。
“只是試試而已,沒想到真的有志愿者來報名?!丙}店街社區(qū)工作人員王詠梅看著眼前的兩名研究生志愿者,很是驚喜。張伊茗、余岱玲兩名志愿者都是在讀的研究生,也都是“90后”。報到之后,他們積極接受社區(qū)安排,守卡點、寫信息,很快便進入“角色”。于是在社區(qū)的防疫檢查點上,經(jīng)常能看到兩個身戴紅袖章的年輕身影,微笑著對出入小區(qū)的居民說:“您好!請您配合我們測量一下體溫,登記好您的相關(guān)信息。”在小區(qū)的停車區(qū)域,也總能看到她們認真的登記著車輛的牌照信息,她們的認真與熱情,讓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和居民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翱粗娨暲锩娴牟?,我就在想我可以做什么。我發(fā)的光和熱很有限,但是匯小流足以成江海?!睆堃淋f。
防疫一線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90后”防疫工作者,他們身兼多種角色,是兒子、是女兒、是丈夫、是妻子…疫情當前,我們能夠看到很多被冠以“成長慢”的90后正在以穩(wěn)固的自我擔當精神扛起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所賦予的使命與責任。
(記者 王樂樂)
編輯:鐘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