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針對人員流動大、居住分布廣、復工復產急和保供促銷難等問題,榮縣緊密結合疫情防控趨勢性變化和恢復經濟社會平穩(wěn)運行的階段性特點,建立“縣、鎮(zhèn)、村、組”四級黨組織聯動指揮作戰(zhàn)機制,突出網格體系、服務體系、促工體系無縫銜接,實現黨建引領戰(zhàn)“疫”和復工復產工作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縣共組建21個臨時黨委、176個臨時黨支部、756個黨員志愿服務隊、4123個黨員網格;摸排返鄉(xiāng)人員19.4萬人次,連續(xù)37天未出現新增感染病例;900余家民生保障企業(yè)全面復工復產;返崗就業(yè)10.3萬人。
織密貫通到戶網格體系
實現動態(tài)管控零遺漏
圍繞外防輸入、內防輸出、嚴防擴散,織密“輸入、輸出、擴散”防護網,力促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目前,無一輸入二次感染,無一輸出病例。一是以三網式互通防“輸入”。堅持交通網、排查網、隔離網“三網”互通,在縣際交通干道出入口與比鄰區(qū)縣聯合設點8個,合署辦公;同步設置112個黨員先鋒崗,帶頭開展排控、體測等工作;發(fā)揮駐外黨組織橋梁作用,建立跨地區(qū)人員往來動態(tài)管理臺賬,駐外黨組織與戶籍所在地黨組織雙向對賬,確保登記、檢查不重不漏;建立留觀人員管理臺賬,實行全時監(jiān)管。二是以阻隔式直通防“輸出”。整合交通、就業(yè)、農民工服務中心等部門資源,組建“春風行動”專班,專責運送管控;建立健康體檢、持證放行機制,做到一人一檢、一檢一出;開通18條運輸專線,以駐外黨組織為紐帶,互通農民工疏運信息,實現點對點、一站式長途直達運輸。截至目前,開行榮縣至深圳、潮州、福州、廈門等地專車276趟次,安全有序運送6000余名農民工返崗。三是以員格式監(jiān)管防“擴散”。建立以村(社區(qū))為單位的治理單元,以樓棟長、村組干部、黨員志愿者為主體的盯控網格,實行“小區(qū)黨組織+紅色業(yè)委會+物業(yè)黨組織”三方聯動防控機制,對居家隔離群眾實行一對一跟蹤管理;開展“紅色先鋒”行動,提供生活代購、心理疏導等服務,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風險,保持留觀人員情緒穩(wěn)定。
打造貫通產銷服務體系
實現農副產品零滯銷
聚焦農產品銷售不暢、物流不暢、信息不暢等三大堵點,建立信息聯合、銷售聯動、物流聯通機制,確保產得出、運得走、銷得好。截止目前,全縣累計銷售蔬菜、水果4.2萬余噸,3.2萬余戶群眾戶均增收500元,其中“鼎新蔬菜產銷”做法被央視“新聞直播間”宣傳報道。一是代產代銷防接觸。整合黨支部、專合社、經紀人資源,組建蔬菜、水果、茶葉生產防疫三類黨員服務隊,提供代采、代運、代銷等服務;實行定人、定時、定點交易,實現團隊作戰(zhàn)、減少人員流動。二是“雙線并軌”減流動。線下對農產品產銷實行分片負責制,實現統(tǒng)一采購、集中外售;線上建立農產品銷售信息發(fā)布機制,利用“田園榮州”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發(fā)布100余條農產品信息,聯通采購商1200余家。三是“三不一優(yōu)”促流通。實行鮮活農產品車輛過境“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和優(yōu)先便捷通行的“三不一優(yōu)先”措施;規(guī)劃縣域物流運輸專線,在交通要道規(guī)范設立23個果蔬臨時集散點和33個黨員綜合服務站,暢通物流堵點。
建立貫通全鏈促工體系
實現全域企業(yè)零停產
圍繞民生需求、城市運行和公共服務“三個”優(yōu)先,建立組織、體系、要素保障機制,全域統(tǒng)籌、分類組織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縣保供企業(yè)、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應復盡復、應復快復。一是“全程幫扶”強化組織保障。建立屬地黨組織定點聯系企業(yè)制度,組建復工復產黨員服務隊,派駐專崗黨員,“一對一”聯系服務;建立企業(yè)“人員、需求、問題”三張清單,配套認領、銷賬、反饋機制,加速復工復產進程。二是“全域聯動”優(yōu)化體系保障。建立縣級領導包保、行業(yè)部門主管、鎮(zhèn)(街)黨(工)委屬地管理“三級”責任捆綁體系,及時收集存在的復產復工類問題145條,實行“一廠一策”“一業(yè)一策”予以解決;督促企業(yè)健全內部防控機制,建立體測、消殺、物資三本臺賬,做到健康信息記錄、防疫物資儲備、防控措施落實“三個到位”。三是“全時體檢”健全要素保障。整合電力、天然氣、自來水等保供資源,實時監(jiān)測企業(yè)生產要素供需動態(tài)情況,加強預測預警,精準調度;縣兩新黨工委牽頭,探索建立縣內企業(yè)“共享員工”模式,打通用工堵點,實現企業(yè)跨界協作。(鐘柯)
編輯:熊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