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16只鴨子,下午來拿?!边B日來,貢井區(qū)橋頭鎮(zhèn)玉麒村第一書記黃婧的微信消息不斷,滯銷多時的脫貧戶農產品銷售得到解決,壓在黃婧心里的大石終于落了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玉麒村部分脫貧戶飼養(yǎng)的家禽眼看就要出欄但卻無人問津,面臨滯銷難題。經過多番思考,第一書記黃婧決定利用微信朋友圈給農產品打廣告、找銷路。
“土雞12元一斤、土雞蛋1元一個、土鴨10元一斤、飼料鴨8元一斤,絕對資格?!秉S婧在自己的朋友圈開始帶貨,并讓身邊資源好的朋友幫忙轉發(fā)。聽說是正宗土貨,你一只我一只,朋友紛紛訂購,銷量還算不錯。
但面對零散的銷售,黃婧發(fā)現配送是個問題。關鍵是農產品一天沒賣出去收益就存在風險,尤其是雞生鵝鴨,氣溫升高后飼養(yǎng)難度加大。黃婧尋思著盡量找企業(yè)和單位,以團購的方式一次性解決農戶的滯銷產品?!?/p>
在她的努力下,其所在單位貢井區(qū)人社局一次性購買土雞21只、索菲亞衣柜一次性購買土鴨16只。“賣不出去的土雞,不僅賣了,還賣了一個好價錢,太感謝了?!庇聍璐迦M脫貧戶唐秀芳露出了近日難得的笑臉。
5月以來,黃婧共為貧困戶銷售土雞30只、土鴨16只,為貧困戶增收3500余元。據了解,玉麒村以產業(yè)帶動為突破口,在扶貧工作方面多措并舉,積極提升貧困戶產業(yè)發(fā)展動力,力爭將扶貧模式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分別從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企業(yè)帶動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奔小康。(記者 葉艷)
編輯:冉華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