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富順縣東湖街道樓臺村。前一晚的雨水洗去了塵埃,空氣中一片清新。脫貧戶林甲芳家門前,幾十只鴨苗、土雞正在悠閑地散著步。
“林婆婆,您好!我們到您家了解一下扶貧工作。”派駐東湖街道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突擊隊的隊員來到林甲芳家時,她正在準(zhǔn)備雞鴨的食料,那雙布滿褶皺的雙手異常顯眼。貼在門口的2020年幫扶明白卡上顯示:“家庭戶籍人口1人,實際建檔立卡1人”“養(yǎng)雞50只、鴨100只”。這組信息讓人“吃驚”,沒想到眼前這個身體瘦弱、頭發(fā)花白的婆婆竟然能獨自喂養(yǎng)那么多家禽!
兩年前,林甲芳的老伴、大兒子先后因病去世,小兒子因患精神病常年住院,兒媳在成都務(wù)工,留下先天性視力殘疾的孫女、孫子在家讀書,由年逾古稀的林甲芳負(fù)責(zé)照看。
生活的重?fù)?dān)沒有壓垮這位古稀老人。“只要是能掙錢的活兒,她幾乎都在努力干!”村里人對林甲芳的印象就是勤勞肯干?!安豢细稍趺茨苄校患依闲《家缅X!”林婆婆說,小兒子住院每月需繳納360元費用,兩個孫兒還要生活,所以她想盡一切辦法努力掙錢。
除了雞鴨等家禽,林甲芳還養(yǎng)了兩頭豬,是村里唯一的養(yǎng)豬戶,每年靠賣豬也能掙一筆錢。在林甲芳離家不遠(yuǎn)的2畝地里,種滿了紅薯、大豆,高粱已經(jīng)泛紅,水田里大片沉甸甸的稻谷穗吐露著豐收的喜悅。而借助樓臺村天然的螺螄、生姜等產(chǎn)業(yè),林甲芳冬天尋螺螄,夏天挖仔姜,空余了還摘花椒、采桑葚賣錢。由于前一天剛下過雨,路面濕滑不好走,上午林甲芳就在家做了點農(nóng)活,“要不然我現(xiàn)在就在外面挖仔姜了?!绷旨追颊f。
談到目前生活上的需求,林甲芳表示現(xiàn)在扶貧政策越來越好,低保、殘疾、購買雞鴨補貼等措施她都很滿意,好生活越干越有盼頭。“感謝政府的扶貧好政策,還有平時大家都幫我,真的很謝謝你們!”林甲芳眼泛淚光,“政府幫我,鄰里幫我,大家都幫助我,我不能只靠別人,更多的還要靠自己,相信只要肯干,我也能富裕起來?!币驗榱旨追家恢鼻谇趹?、任勞任怨掙錢養(yǎng)家,村里人都很愿意幫她。在林甲芳老伴和大兒子去世的時候,村上自發(fā)捐款5000元幫她渡過難關(guān)。
林甲芳每天起早貪黑,一直在致富奔康的道路上努力靠自己的雙手奮斗著。她說自己不識字,家里養(yǎng)的家禽都是村上幫她購買的,養(yǎng)大了再幫忙出售。前不久,林甲芳剛賣了一批雞鴨,掙了大概500元?,F(xiàn)在,她還想再多購買一些雞苗、鴨苗來喂養(yǎng),進(jìn)一步增加收入,創(chuàng)造自己的小康生活。(記者 鄭鑫玉)
編輯:陳翠
責(zé)任編輯:熊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