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涼山州美姑縣洛俄依甘鄉(xiāng)瓦吉吉村迎來建村至今最大的喜事——村里終于考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當準大學生吉克曲一回到村里時,全村老少都出門迎接,送上點贊和祝福。當天,姐姐宰殺了一頭牛,邀請全村人赴宴,共同分享這份喜悅。
能夠順利考取大學,除感謝家人和鄉(xiāng)親的支持,曲一最想感謝的就是自貢的好心人,“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助,我不會有今天,謝謝你們?!?/p>
大山深處,艱難求學
瓦吉吉村,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這個在彝語里寓意“好”的村子卻因多年封閉,發(fā)展相對滯后。
曲一便出生在瓦吉吉村。
然而,屬于曲一的幸福童年尚未啟航就已擱淺——在他一歲和七歲時,父母相繼去世,留下他和三個姐姐相依為命。
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曲一背負著全家掙脫貧困的期盼。為此,不論生活如何艱辛,姐姐們都堅持讓曲一上學。
深知求學機會來之不易,不論雨水阻路,還是身體不適,曲一都不曾耽擱一天上學。小學畢業(yè)后,曲一就讀越西縣大營盤學校初中。學校距瓦吉吉村一百余公里,要橫穿美姑縣、昭覺縣和越西縣。
路途的艱辛和身體的疲勞尚能克服,最讓曲一苦悶的是,由于自己基礎較差,無法跟上學業(yè),因此,逐漸萌生了退學務工的念頭。
此時,恰逢自貢市眾緣普濟公益慈善促進會(以下簡稱:眾緣普濟)前往當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志愿者的開導和鼓勵下,曲一回到瓦吉吉村,從四年級重新開始學習,通過加倍努力,最終順利完成小學和初中學業(yè)。
努力學習,圓夢大學
2017年,曲一初中畢業(yè),但未能考上高中,心里再次有了外出務工的念頭。
得知情況的眾緣普濟志愿者,積極勸說曲一繼續(xù)學業(yè),并承諾資助其在自貢學習期間的各項費用,“你可以到自貢讀職高,以后一樣可以參加高考?!?/p>
聽聞自己仍有考取大學的機會,曲一激動地說,“愿意?!?/p>
在志愿者的積極努力下,曲一順利入讀自貢市電信職業(yè)技術學校機械加工專業(yè)。學校老師回憶,曲一剛到學校時,基礎較差,一些很簡單的題目也不會。為幫助曲一盡快掌握課本知識,學校老師主動申請周末加班,為曲一開起“小灶”,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培訓,曲一的成績開始逐步提高。
結對幫扶教師楊仕遠在曲一剛到學校時便與其訂下“君子協(xié)議”,商定每次考試,只要曲一成績有所進步,就會給予獎勵。同時,采取了“碰撞式”交流,每次在教室、操場、樓道相遇,均會詢問生活和學習情況,幫助其適應校園生活。
楊仕遠說,曲一是一個吃得苦、肯努力的孩子,只要有時間都會埋頭看書。讓楊仕遠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的暑假,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鉗工技能大賽,作為選手之一的曲一,毅然放棄前往廈門的游學機會,全身心撲在比賽中,最終獲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績。
三年的高中學習,讓曲一有了極大的進步。今年高考結束后,曲一收到了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高興,很高興。”
助養(yǎng)助學,自貢有愛
說起曲一考取大學的事,眾緣普濟的工作人員高興地合不攏嘴,“記得他剛到自貢時,有些孤僻,不愛說話,但很懂事,其他孩子玩耍時,他都會抓緊時間看書,”工作人員回憶,每次放學回到助養(yǎng)助學中心,曲一都會到廚房幫廚和打掃衛(wèi)生,還會幫助低年級的孩子洗衣服,中心的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大哥哥”。
在曲一拿到錄取通知書不久,眾緣普濟的志愿者再次走進大涼山,一來祝賀曲一圓夢大學,二來繼續(xù)開展幫扶支教活動。工作人員介紹,眾緣普濟是沿灘區(qū)佛教協(xié)會會長果衍法師發(fā)起成立,同時,還創(chuàng)辦了助養(yǎng)助學中心,配備了學習室、活動室、宿舍和食堂,異地接收深度貧困地區(qū)學生,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
據悉,十年來,眾緣普濟在沿灘區(qū)統(tǒng)戰(zhàn)部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各項公益活動,截至目前,已資助少數民族地區(qū)282名困難學生220萬元,為貧困地區(qū)6000余名學生贈送價值400余萬元營養(yǎng)餐,累計開展幫扶支教活動30余場次。
在曲一的“慶功宴”上,鄉(xiāng)親們用最淳樸的語言祝福著瓦吉吉村的第一個大學生……相信,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瓦吉吉村會走出更多的大學生。(記者 黃鴻 曾鵬程)
編輯: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