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有花,屋后有樹,地里有瓜果蔬菜……”這樣的“田園生活”令無數(shù)人羨慕和向往。榮縣雙石鎮(zhèn)金臺村10組的邱宗華就過上了這樣的生活。
誰也不曾想到,49歲的邱宗華以前是村里出了名的“懶漢”——外出打工,覺得掙錢太少,還受人管制;在家務農(nóng),又怕吃苦受累。因為窮,所以一直沒有成家,和年老多病的母親“蝸居”在破爛的土墻房子里,每個月靠著低保維持生活,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扶貧不是養(yǎng)懶漢,扶貧更要扶志氣。幫扶干部和村組干部不斷上門走訪,從精神上進行教育感化、從思想上激發(fā)他的脫貧志氣,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我認識到懶惰行為的可恥,決定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脫貧。
曾經(jīng)的“懶漢”開始變勤快了。邱宗華走出家門,利用自己的特長在附近找了一份架模的工作,工作時間不固定,有活兒就去,收入按天計算,每天工資200多元。同時,他還利用產(chǎn)業(yè)扶貧金養(yǎng)起了家禽家畜,再加上土地流轉費,邱宗華的年收入輕松達到了4萬元,2018年成功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2016年,得益于國家的易地搬遷政策,邱宗華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新房,并自己掏錢添置了洗衣機、冰箱等家電?!拔易鰤舳紱]有想到這輩子還能住進新房子?!鼻褡谌A臉上樂開了花,“以前的房子又破又爛,陰暗潮濕,墻體開裂,最大的裂縫有1尺寬,屋頭經(jīng)常漏雨,現(xiàn)在的日子太幸福了!”
邱宗華告訴記者,在他心中還有著一個“田園夢”。在沒活兒干的時候,他喜歡將房前屋后整理得有條不紊,種上了自己喜歡的瓜果蔬菜花草,修建了一口池塘,打造了一個靜謐悠然的小院,過上了“四季有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的田園生活。干凈清幽的院落、一口方正的魚塘,菜園內(nèi)長滿碧綠的蔬菜,果樹上掛滿了桂圓、柚子,花園里玫瑰飄香……令人向往。
人勤日子美。這些年,邱宗華不僅收入增加了,精氣神也跟以前不一樣,穿戴整潔,屋頭收拾得井井有條,還耍了一個女朋友,日子過得美滋滋,靠自己的雙手成功撕掉了“懶漢” 的標簽,成為了金臺村家喻戶曉的“勵志脫貧”典型。
如今,嘗到生活甜頭的邱宗華逢人就說,“懶漢是沒有奔頭的,現(xiàn)在國家有這么好的政策,幫扶干部又這么支持、幫助我,所以我更要勤快點,爭取多找點錢,把婚結了,再種些蔬菜水果,一家人過上幸福的田園生活?!?strong>(記者 卜一珊 攝影 宋姿熠)
編輯:鐘小璐
責任編輯:陳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