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榮縣鼎新鎮(zhèn)紅勝村,涼風颯颯、暑氣消散。盡管花紅葉綠中透出一絲紅衰翠減,但金黃的稻田象征著豐收與富足,放眼望去,反而多了一分生機活力、少了幾許審美疲勞。
紅勝村有“壩上”“壩下”之分。距離黨群服務(wù)中心不到一百米的花生地,是“壩下”土壤最肥沃、地勢最平坦的區(qū)域。陰天的柔和日光將人們勞作的身影投射在地上,像極了印象派畫作中被描繪得恬靜單純的村民。
在這副色彩繽紛的“畫作”中,張淑芳、余淑君年紀最大卻最為健談。她們上半身微微彎曲、張弛有度,兩只手交替配合,將花生藤連根拔起,拉出深褐色的沙土和米黃色的花生。
花生趕時節(jié),沒有及時采收,成熟的花生會在地里發(fā)芽?!氨镜鼗ㄉ槐任鍖毣ㄉ?,產(chǎn)量本來就低,如果不及時采收,在地里發(fā)芽了,那之前的功夫都白費了。”張淑芳笑著說。
對于生活在鼎新鎮(zhèn)的村民們來說,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都是最忙碌的時節(jié)。再生稻收割完一茬,馬上又要施肥發(fā)二茬;苦瓜、黃瓜已接近尾聲,絲瓜又掛滿藤架……通過“稻菜輪作”“糧經(jīng)復合”,人們對“千斤糧萬元錢”的丘陵農(nóng)業(yè)奇跡已經(jīng)習以為常,尤其是近年來蔬菜價格持續(xù)走高,讓“萬元錢”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采收完一壟地,村民們席地而坐,一邊拉家常擺閑話,一邊把花生從藤上一粒粒扯下來?!耙郧胺N花生,除去留種、榨油,還能賣掉換點錢?!睆埵绶蓟貞浀?,“現(xiàn)在不一樣了,基本上都是洗凈曬干以后,要么煮鹽花生,要么炒焦花生?!?/p>
余淑君生育有5個兒子,其中一個還成長為了派出所所長。她每每提及,無不面帶笑容?!斑€記得幾十年前,我們還年輕的時候,一到采摘花生的季節(jié),趁著天涼,從早上6點干到9點,能塞滿一麻布口袋?!庇嗍缇貞浀溃澳莻€時候干農(nóng)活像打仗,特別是搶種搶收的時節(jié),時間就是金錢?,F(xiàn)在時代變了,不愁吃喝了,但人也老了?!?/p>
“對啊,悠哉游哉的,干多少算多少?!睆埵绶几胶偷溃檬謮鹤”伙L吹拂的白發(fā),“就像這幾分地的花生,過去拼的是速度,摘下來后盡快洗、曬,第一時間挑出去賣,換回的錢能養(yǎng)活一大家人;現(xiàn)在老一輩人心態(tài)都變了,不太關(guān)心收成好不好,只要能在這里打發(fā)時間,就是好的。”
接近晌午,張淑芳的老伴弓著背、插著腰,慢慢悠悠提著一簸箕花生到水塘邊洗凈泥沙,隨后用耙子把它們均勻地鋪在院壩上,讓陽光暴曬。對他來說,不管掙不掙錢,那總歸是土地的饋贈,必須用心,不可以辜負。(記者 羅樂)
編輯:張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