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早晨,曙光透過薄霧濃云照射大地,一輛粉色小車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行駛著,司機是一位干凈利落的女青年,她叫張曉琪,先后擔任過龍?zhí)舵?zhèn)獅子村、桐麻村的大學生村官。
如今,張曉琪擔任萬坪村第一書記已快有一年了,是一個年輕的“老村干部”。年輕人喜歡開車,張曉琪也不例外。于是,村民們對萬坪村道路上那風風火火的粉色身影也就習以為常了。
我的車窗一般不關
車窗大開——這是張曉琪開車下村的特點。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其中緣由:村里道路比較狹窄,張曉琪駕車慢行,看到村民都會習慣性停下打聲招呼問好,村民找她咨詢政策、了解情況也更加方便。
面對村民的詢問,張曉琪總是有問必答,有不清楚的情況,她也馬上打電話聯(lián)系協(xié)調。時間長了,張曉琪索性懶得關車窗?!斑@樣跟大家說話方便些”她說道。
我又忘記拉手剎了
張曉琪入戶跑得勤,時常有人不理解:“你天天下村入戶跑事情,怕是每個月油錢都不少喲?”“我的車排量小,不費油!”張曉琪笑笑。
村里事務繁雜,張曉琪養(yǎng)成了邊開車邊思考工作的習慣,但是“后遺癥”也十分明顯——很容易忘記拉手剎,當然,這是極要不得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張曉琪忙于調查貧困戶最新動態(tài),返回時同伴一上車,就被嚇出一身冷汗,原來張曉琪又忘記拉手剎了,車子停在陡坡路段,而車輪邊上就是陡坎……張曉琪暗暗反思,下次絕不可再犯了。
我的車是送愛心的
粉色,代表愛心、溫暖,張曉琪的粉色小車正是這樣一輛播撒愛心幫扶的小車。萬坪村7組貧困戶楊繼鈊80多歲,年老多病,常年跟隨兒子住在外地務工的地方。一次下村,鎮(zhèn)干部偶然發(fā)現(xiàn)該戶有人影晃動,急忙撥通張曉琪的電話。
“謝謝,我已經知道了。”張曉琪早已知曉:“老人家是昨天才回來的,我昨晚已經開車去看望過了,身體很不好……”。
萬坪村9組的貧困戶萬盛權,經鑒定為肢體殘疾二級,無勞動能力,是張曉琪的幫扶對象。張曉琪經常為他送技術資料,講扶貧政策“開小灶”,萬盛權發(fā)展生產的熱情也由此高漲,他努力克服殘疾影響,積極養(yǎng)豬,年均收入已達7萬余元。
實施脫貧攻堅,推動鄉(xiāng)村振興,離不開千千萬萬基層干部的無私奉獻和奮斗,在決戰(zhàn)決勝的道路上,這樣有“個性”的開車人還有很多很多。(周文琪 呂智)
編輯:廖凌
責任編輯:熊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