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卜一珊 攝影 宋姿熠
有一群人,他們離病毒最近,猶如在“雷區(qū)”排雷,危險卻又默默無聞。他們就是核酸實驗室的檢測人員。
8月6日,氣溫居高不下,十分悶熱。下午2點,記者來到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微生物所副所長王斌正在門口進行“全副武裝”:防護服、N95口罩、醫(yī)用帽子、護目鏡、面罩、乳膠手套、防水靴套。由于實驗室需要三級生物安全防護,所以,一樣也不能少。
在實驗室內的操作臺上,有300多份核酸樣本正等待著王斌將核酸提取出來,并分析它們是否呈陽性。透過玻璃大門,記者看到,他先逐一確認樣本的相關信息,再用試劑處理嚴格經過滅活過程的標本,提取標本核酸。需要與樣本零距離接觸,危險性極大。
下午5點,經過長達3個小時高強度工作,王斌走出了實驗室。他一邊用手捶腰,一邊微笑著對記者說“實在太熱了?!彼囊路?、頭發(fā)已被汗水浸濕,臉上的口罩印痕清晰可見,手套中都能倒出水來,雙手泡得發(fā)白、發(fā)皺。
“實驗室雖然開著空調,但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幾分鐘就汗流浹背,就跟高溫天氣在室外一樣?!蓖醣笳f,加上在負壓環(huán)境,呼吸也會受影響,時常感覺胸悶呼吸困難,說話明顯費力。王斌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下午檢測了700多份樣本,在實驗室足足呆了8個小時。
近段時間,因受到疫情影響,核酸檢測人數(shù)不斷增加,實驗室檢測人員也開啟了超負荷工作模式,通宵達旦是常有的事。“守護群眾生命安全,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義不容辭。”王斌道出了所有核酸檢測人員的心聲。
編輯: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