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wǎng)記者 卜一珊
11729、11781,這原本平常的兩個數(shù)字,卻成為王涇懿、朱秀波兩個人生命中最難忘的數(shù)字。
7月28日、8月16日,王涇懿、朱秀波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分別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第11729例、第11781例,我市第9例、第1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兩名患兒送去了“生命的種子”。
“歡迎英雄回家!”8月17日下午,自貢市紅十字會為王涇懿、朱秀波兩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舉行了歡迎會,為他們送上了鮮花和掌聲,表達了對歸家英雄深深的敬意。
市紅十字會為王涇懿、朱秀波頒發(fā)證書
王涇懿:
父親在病床上叮囑
不能違背這份“約定”
“70”后的王涇懿是一名私企的管理者,一直熱心公益。5年前,他在一次獻血時,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期待著有一天能貢獻一份愛心挽救生命。
五年的漫長等待,這場愛心終于得以延續(xù)。今年6月中旬,王涇懿接到自貢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8歲血液病患兒初步配型成功。這一通電話讓他又驚又喜。“見義不為,非勇也。”王涇懿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欣然答應(yīng),并于7月23日前往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捐獻。
對于捐獻造血干細胞一事,全家人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妻子專門向單位請假和女兒全程陪同。因摔斷手臂需要照顧的父親,躺在病床上更是再三叮囑他要守信,不能違背這份“約定”。
在正式采集造血干細胞之前,王涇懿連續(xù)注射了5針動員劑,將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在注射第一針動員劑后,王涇懿身體就出現(xiàn)了、雙腿發(fā)軟、全身乏力、關(guān)節(jié)酸痛等癥狀。這種感覺如同螞蟻啃噬一般,非常難受,但王涇懿咬牙挺了過來。
7月28日上午8點50分,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的血液科釆集室,隨著采集機器的啟動聲,第一毫升造血干細胞產(chǎn)生了,在經(jīng)過4個小時的采集后,王涇懿成功捐獻了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份珍貴的“生命火種”并于當天緊急送往廣西,去完成生命的接力,救治這名患兒。
成功捐獻后,王涇懿收到一封受捐者家屬的感謝信?!爸x謝您,我沒有見過面的朋友。因為有您,讓我們?nèi)抑厥吧畹南M边@封信僅僅只有百多字,但是言語之間全是滿滿的感激。女兒也為他伸出了一個大拇指:爸爸,你真棒!
“這名患者和我女兒同歲,這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吧?!蓖鯖苘舱f,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去挽救一個生命,甚至一個家庭,我挺激動的,希望這名患兒能健康快樂成長。
朱秀波:
捐贈造血干細胞救人
錯過見親人最后一面
“我覺得挺好的,身體沒有什么感覺。能給被捐獻者帶去生的希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自貢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迎會上,朱秀波大談這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感受。
今年34歲的朱秀波是一家私企的員工,也是一名熱心人士。2006年,年僅18歲的他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我知道能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甚至后來都忘記了這事?!敝煨悴ㄖ毖浴V钡浇衲?月份,市紅十字會一通配型成功的電話才讓他想起當初的承諾?!凹热划敵醭兄Z了,就應(yīng)該遵守約定?!敝煨悴ó敿创饝?yīng)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
非血緣關(guān)系的造血干細胞配型概率只有幾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正因為配型成功率較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視為“生命奇跡”。朱秀波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緣分”,盡可能的規(guī)律作息,加強運動,不敢生病。
8月16日,朱秀波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捐獻了195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浮液。此次捐贈讓他難受的不是注射動員劑后產(chǎn)生的身體反應(yīng),而是在捐獻造血干細胞的4個小時里,躺著床上不敢亂動,不能進食喝水,基本保持著一個姿勢,整個腰背都僵硬了。
此次與朱秀波配型成功的是一名年僅10歲的血液病患兒。在他采集造血干細胞的同時,這名患兒已經(jīng)進倉,正焦急等待著他的“生命火種”。幸運的是,當天,患兒就已經(jīng)完成了造血干細胞移植。
患兒的父母把朱秀波捐贈的造血干細胞稱為“生命的贈禮”。他們在感謝信中寫到:感謝您,讓我們的孩子有了生的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擁有相同生命的“密碼”是莫大的緣分,我們會好好珍惜這份“生命的贈禮”。
“當我得知我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已經(jīng)輸入孩子體內(nèi)時,我有種說不出的激動。雖然我與這名患兒素不相識,但我還是要祝福她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朱秀波直言。
這次捐獻造血干細胞也給朱秀波留下了一個永久遺憾,從小帶他長大的外婆突然去世,他沒能趕回家見到最后一面。提及這事,他眼含淚花地說,“外婆從小教育我要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我相信她一定會支持我這個決定,并為我感到驕傲?!?/p>
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王涇懿、朱秀波的合影
新聞鏈接:
造血干細胞被稱為“生命種子”,特別是對于不幸罹患血液病的患者來說,匹配的造血干細胞就是他們獲得重生的希望。
市紅十字會常務(wù)副會長張文圣介紹,目前,全市造血干細胞采樣入庫達到5862人份,已有10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時,也呼吁全市人民能踴躍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用自己力量幫助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庭。
編輯:陳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