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熠瑾 自貢網記者 黃鴻
人物小傳
段國魂(1910-1944),又名段克蘭、段凱,化名戴成宗。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自流井。段國魂曾赴“云南講武學堂”學習,并參加了由劉伯承領導的瀘順起義;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到納溪大橋下紙廠當工程師,由他研制的設備打破了反動派對我黨新聞宣傳的物資封鎖,當年秋天,段國魂來到瀘縣彌陀場開展學生運動;1940年,回到自流井從事文件傳遞工作;1941年,在長土從事工運時暴露,被迫舉家回到瀘縣,隨后經成都、昆明輾轉重慶;1942年開始,先后在《新華日報》發(fā)表多篇文章,出色地完成了黨的新聞宣傳工作;1944年,前往桂林途中被特務暗殺,時年三十四歲。
1944年3月下旬的一天,瀘縣彌陀場的一家農舍,一名衣著樸實的婦女急匆匆跑出家門,從郵差手中接過一封來自重慶的信件。她有些焦急,又有些擔憂,猶豫再三后,還是硬著頭皮讀起信來,“素群女士:你丈夫在去廣西桂林途中,經貴州都勻地區(qū)時,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丈夫犧牲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信紙悄然從婦女顫抖的手中滑落而下,悲從中來,她放聲大哭起來。婦女的丈夫名叫段國魂,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段國魂祖籍陜西,祖父為開辦鹽井,不遠千里來到自貢,自此,段家在鹽都大地落地生根。段國魂六歲喪母,十二歲喪父,他與兄長相依為命,靠父親留下的鹽井和田土維持生計。此后,他在自流井開辦了一家茶樓,但因好交朋友、樂善好施,經營常入不敷出,不到兩年便宣告倒閉。
茶樓倒閉不久,一名曾經受過段國魂恩惠的軍官介紹他到“云南講武學堂”學習。在校期間,段國魂認真學習政治、軍事和科學知識,并開始接觸新思想,為今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結業(yè)后,段國魂即投身行伍,參加了由劉伯承領導的瀘順起義,隨后,又參加了紅軍。在一次戰(zhàn)斗負傷后,段國魂被迫留在川東,并于1937年輾轉瀘州。
到達瀘州后,段國魂結識了中共瀘縣中心縣委書記李亞群,在其幫助和培養(yǎng)下,革命覺悟逐步提高,并于1938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段國魂與瀘州女子中學學生梁素群喜結連理?;楹螅洺O蚱拮又v述革命道理,介紹社會情況,在講到解放區(qū)情況時,段國魂總是倍感向往。在丈夫影響下,妻子逐漸成為革命的追隨者,段國魂和梁素群也成為了一對革命伉儷。
1939年,受黨組織委派,段國魂和妻子一起來到納溪縣,在李亞群創(chuàng)辦的大橋下紙廠當工程師。段國魂起早貪黑,刻苦鉆研,終于研制出造紙設備“打漿機”,并利用當地豐富的植被資源,研制出了新聞紙原料配方。由他研制的新聞紙通過納溪源源不斷運往重慶,打破了反動派對我黨新聞宣傳的物資封鎖,為我黨新聞宣傳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年秋天,根據組織安排,段國魂和妻子到瀘縣彌陀場工作,他一面潛心鉆研紡織機,一面秘密培養(yǎng)學生骨干,推動當地學生運動發(fā)展。1940年,彌陀場風聲驟緊,光天化日下,軍警便在大街上抓人,于是,段國魂連夜帶著家人從瀘州乘船溯沱江北上回到自流井。
回到自貢后,段國魂很快便與中共自貢地下黨組織接上關系,并根據黨的指示,在貢井橋頭開辦了一家“克蘭修理店”,專門負責傳遞黨內文件,成為中共自貢中心市委與貢井區(qū)委信函的秘密傳遞通道。
1941年,黨組織派段國魂前往長土地區(qū)活動,他深入制鹽井灶,了解工人疾苦,經過一番努力,很快就掌握了鹽工生活、勞動、思想狀況,及他們的要求。隨后,在他的組織發(fā)動下,長土地區(qū)鹽業(yè)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罷工斗爭拉開序幕。經過激烈斗爭,資本家同意了工人的部分要求,罷工達到了預期目的。然而,這次斗爭也讓段國魂暴露了身份,引起了敵人的警覺。
為保護革命同志,黨組織決定段國魂轉移。1941年4月9日夜,段國魂攜家人離開自貢,回到瀘縣彌陀場,后經成都,取道昆明前往重慶。
到重慶后,黨組織安排段國魂在《新華日報》社工作。自1942年至1943年,他先后在《新華日報》以戴成宗的筆名圍繞如何爭取抗戰(zhàn)勝利、怎樣打破門戶觀念、如何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發(fā)表《人的問題》《談談教育》《作風》等多篇文章,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出色地完成了黨的新聞宣傳任務。
1944年,黨組織派段國魂前往廣西桂林工作。臨行前,段國魂與妻子在重慶見了一面。妻子擔心他的安危,不遠他遠行,但是,段國魂以黨的事業(yè)為重,執(zhí)意要去廣西。他對妻子說,“不要怕,我會沒事的,革命者就得四海為家。要革命成功,民眾才能翻身,不革命,要窮一輩子的?!睕]想到,這一面竟是這對革命伉儷的永別。
在前往桂林途中,段國魂經貴州都勻地區(qū)時,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年三十四歲。
編輯:王娉婷
責任編輯: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