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陳凡逸 攝影 芶思
自流井區(qū)仲權鎮(zhèn)竹元村的茂林修竹間,掩映著一座由小青瓦、樁板墻點綴的典型川南風格四合院——盧德銘就出生在這里,也是從這里出發(fā)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盧德銘擔任秋收起義總指揮,為掩護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年僅22歲。他用短暫的一生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成立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盧德銘在國共合作遭遇失敗,共產黨命運前途未卜之際,初心如磐,義無反顧地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融入到自己的使命擔當中……”3月21日,盧德銘故居,自貢市德銘中學教師、自流井區(qū)委黨校特聘講師侯華琳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的信仰解答》黨課又一遍向干部群眾講述。


盧德銘故居占地64畝,于2018年被評為“四川十大紅色文化地標”。故居景區(qū)主要包括故居、紀念館、紀念廣場、烈士雕像、景區(qū)大門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和園林景觀打造等。

故居對面,是建筑面積約2400平方米的盧德銘紀念館。紀念館大門口,“盧德銘紀念館”6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進入正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盧德銘身跨戰(zhàn)馬、揮舞軍刀的雕塑,生動展現(xiàn)了英雄當年的颯爽英姿。同時,紀念館突出了現(xiàn)代新媒體技術,以聲、光、圖、文等形式,對盧德銘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的4次人生抉擇進行細節(jié)還原和生動闡釋。


紀念廣場位于盧德銘故居西邊山頂,以人像2.95米的盧德銘烈士雕像為核心,表達著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雕塑以黨旗為背景,采用塑性水泥直塑,做仿銅和紅砂巖效果,象征著革命的方向和革命的力量。


現(xiàn)場,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他們邊走邊看,并不時拿出手機記錄。有群眾感嘆:“是什么讓革命先輩們義無反顧?參觀后我知道了答案,那就是信仰。在信仰的感召與指引下,他們把青春和生命獻給了最崇高的事業(yè)——為了可愛的中國?!?/p>
記者了解到,為紀念盧德銘而更名的德銘中學,每年都要組織新入學的學生參觀盧德銘故居,并開展以弘揚盧德銘精神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我們就是要通過這些有意義的活動,讓青少年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痹撔X撠熑苏f。
編輯:馬莉莎
責任編輯:彭彥彰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