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wǎng)記者 周姝
“當你一步入恐龍?zhí)矫仞^,便會邀請你進入一個模擬太空艙的展廳,以沉浸式體驗的展示形式,讓你乘坐‘時空穿梭機’去往恐龍時代一探究竟?!弊载暱铸埐┪镳^副館長李飚向記者描繪起即將于暑期開館的恐龍?zhí)矫仞^的場景。


建于化石埋藏地之上 講述全球恐龍演化過程
為了進一步增強自貢恐龍的吸引力,以及在學術研究和科普傳播上的全球影響力,自貢恐龍博物館館于2019年正式啟動了探秘館科普展示工程及配套項目建設,建設總投資3110萬元。

據(jù)了解,于今年3月開始陳列展示工程建設的探秘館,建筑面積為3334平方米,圍繞恐龍的演化,分別設計“恐龍崛起”“史前霸主”“帝國沒落”“恐龍飛天”“剖面和遺址”5個單元,每個單元既有相對獨立的主題展示,又有內(nèi)容上的邏輯連貫。
僅需步行兩三分鐘,游客便可從主館來到恐龍?zhí)矫仞^。從航拍圖可以看到,探秘館好似一個裂開的恐龍蛋形狀,這樣生動的造型讓人不禁聯(lián)想起恐龍復活后的奇妙場景。“與主展館以展示自貢恐龍及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的特色相區(qū)別,探秘館將以恐龍的起源、繁盛、衰亡為脈絡,運用現(xiàn)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學猜想揭示恐龍世界的有趣謎題?!崩铎畾w納說“主展館講自貢恐龍,探秘館講全球恐龍演化過程?!?/p>
同時,李飚坦言雖然同樣是恐龍主題,但與一街之隔的方特恐龍王國公園相比,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是以科學和科普為基石,突出真品、真知,以實物和展品說話,講述科學知識、傳遞科學之美。
“探秘館建設在一片恐龍化石發(fā)掘點上,這也是保留化石埋藏狀態(tài)的一種有益嘗試?!崩铎榻B說,這里先后發(fā)現(xiàn)一具館藏最大型且非常完整的、20米長的焦氏峨眉龍,以及大量零星化石。包括恐龍牙齒化石、魚鱗化石、龜類甲板化石和鱷類甲板化石等,還發(fā)現(xiàn)了國內(nèi)首個似哺乳類爬行動物巢穴,共發(fā)現(xiàn)恐龍骨骼化石130余塊。同時隨著不斷的深度開挖,還形成了一套沉積連續(xù)的下沙溪廟組地層剖面。


沉浸式探秘體驗館 實物化的地質(zhì)教科書
記者在施工現(xiàn)場看到,一面長50米、高8米,因恐龍遺址發(fā)掘而形成的大型地質(zhì)剖面,尤為壯觀。

李飚介紹,這樣的室內(nèi)原始地質(zhì)剖面在國內(nèi)是僅有的,是典型的中侏羅世富含恐龍化石的地層剖面。除了能夠反映恐龍的埋藏環(huán)境外,還包含沉積旋回、層理、地層尖滅、巖石結核、球狀風化等眾多典型沉積構造和地質(zhì)現(xiàn)象,非常適合用于地學科普。
在地質(zhì)剖面上還將運用3Dmapping技術,把地質(zhì)剖面化身為演繹的幕布,而一旁的樓梯可以“變身”座椅,孩子們可以在此身臨其境的來一場科普課。

同時,探秘館在內(nèi)容上跳出了自貢恐龍的范疇,展品更加多樣化,既有從三疊紀、侏羅紀到白堊紀的恐龍,又有與恐龍同時代的貴州龍、魚龍、鱷魚、龜、蜥蜴、鳥類、琥珀以及動物行跡、隕石、巖石、沉積構造等共150件展品。其中,帶胚胎的恐龍蛋、最大型恐龍的最大型恐龍的完整頸椎、正在孵化的恐龍、帶胃石的鸚鵡嘴龍、以及帶毛的恐龍等都是難得一見的展品。

“我們希望能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攝取,在輕松愉悅中獲得難忘體驗?!崩铎f,探秘館還設計了一些有知識含量的體驗項目,如用體溫孵化恐龍,顯微觀察昆蟲、植物、巖石標本,參觀化石修復技藝,藝術場景打卡等,使這里成為一個沉浸式體驗館,真正做到既好看,又好玩,讓科學更加有趣。

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恐龍愛好者短時間無法來到自貢恐龍博物館參觀。為給游客們帶來更好的體驗,自貢恐龍博物館近期正探索“云探館”,預計今年暑期正式開放該功能。

編輯:馬莉莎
責任編輯:彭彥彰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