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榮縣中醫(yī)醫(yī)院從事醫(yī)學檢驗的醫(yī)護人員曾文英,從4月2日晚上接到援滬任務,4月3日參與自貢市組成的援滬核酸檢測隊火速奔赴上海開展工作,已經(jīng)過去36天了。5月9日,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解到她在上海工作的援滬情況。

“到達上海的當天晚上,領隊隊長就對我們將要開展的工作和現(xiàn)在的情況進行了細致分解,讓我們對即將要開展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此外,隊長還提出了‘老’帶‘新’的方法,由隊里9名參與過支援的老師,負責教我們這些‘新手’,并進行了全面的生物安全培訓?!痹挠⒃陔娫捓镎f道。

曾文英告訴記者,她剛到實驗室的時候,對實驗室里標本前處理、試劑配置、樣本提取、上機擴增、數(shù)據(jù)的審核上報等工作都感覺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都是她平時的操作流程,陌生的是工作環(huán)境,但是來不及多想,看著眼前是平時幾十上百倍的樣本,她顧不得半點停留,馬上投入到工作中。

“因為樣本送到實驗室基本上都是下午,很多時候上班都是晚上,數(shù)不清多少次通宵達旦地處理樣本了,連續(xù)一個多月的夜班已經(jīng)讓我們日夜顛倒了,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痹挠⒄f道,她最長一天工作時間達10多個小時,長時間抬起胳膊加樣導致手臂酸痛,雖然身體感覺很疲倦,但是在隊友們互相鼓勵加油下,她們打起精神繼續(xù)工作,直到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當記者問到她援滬有什么記憶最深刻的事?曾文英激動地說道:“記得有一次下班是凌晨五點多,這個時候天亮了,上了大巴車看見日出,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過了不到兩分鐘,隊長扭頭一看大家都睡著了。”
針對接下來的援滬工作,曾文英表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能成為援滬支援隊的一員,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耀,將與并肩的戰(zhàn)友攜手,在領導、同事、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關心下,努力完成好工作任務,直到上海疫情結束。(胡未)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彭彥彰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