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2022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榜”發(fā)布儀式在巴中市舉行。自貢市富順縣琵琶鎮(zhèn)順江村脫貧戶蔣定洪上榜孝老愛親“四川好人”。作為該類別代表,活動現(xiàn)場展播了蔣定洪事跡短片,并對其進行訪談。
蔣定洪是村民眼中的“苦命人”,是鄰居口中的“大好人”,更是家人心中的“頂梁柱”。他在最風華正茂的年紀,毅然決然擔起家庭重擔,這一擔就是34年。蔣定洪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
1960年出生的蔣定洪在家中排行老大,14歲時,患骨癌的父親病發(fā),喪失勞動能力,蔣定洪棄學到生產(chǎn)隊打雜掙“工分”,照顧癱瘓的父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
1988年,蔣定洪與患小兒麻痹癥的石安容結(jié)婚,為了更好地照顧癱瘓的岳父和患病的妻子,蔣定洪選擇住進一半土筑、一半“串夾壁”、時常漏雨的妻子家,成為上門女婿。

剛結(jié)婚兩年,蔣定洪癱瘓的父親、岳父三天內(nèi)相繼離世,蔣定洪強忍悲痛,決定修建房屋溫暖這個風雨飄渺的家。他到河里淘沙、用鵝卵石打碎加水泥做成水泥磚,肩挑背扛,歷時近10年,分三期為家人筑起了愛巢,點燃了一家人生的希望。
正當蔣定洪覺得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盼頭時,又一個噩耗將這個剛剛有點起色的家庭推向了深淵。
2003年,13歲的女兒蔣萬群突然表現(xiàn)出動作遲緩、四處游蕩、孤僻少語等怪異行為,后經(jīng)鑒定為二級精神殘疾。隨著時間的推移,蔣萬群的病愈發(fā)嚴重,發(fā)起病來家里的窗戶、電視、鍋盆碗盞全都被她砸爛,年邁患病的岳母、患病的妻子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她,蔣定洪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女兒。女兒、妻子、岳母每月高昂的藥費,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蔣定洪每天不僅要打零工、干農(nóng)活,還要操持家務(wù)、照料3個病人,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

2013年,黨委政府將蔣定洪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他家爭取入戶項目、低保、臨時救助、冬春救助、醫(y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各種幫扶政策,優(yōu)先安排他到集體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基地務(wù)工增收。通過政策幫扶和蔣定洪的不懈努力,2018年,蔣定洪家順利實現(xiàn)脫貧,被評為富順縣琵琶鎮(zhèn)“十星級文明戶”,并上榜文明“紅榜”。
30多年來,蔣定洪照顧年邁的岳母盡心盡力,照料患病的妻女無怨無悔,不離不棄用愛撐起整個家的事跡廣為流傳。提起蔣定洪,村民們都贊不絕口,認為他是一個好女婿、好丈夫、好父親。對此,蔣定洪表示,“一家人在一起,再苦的日子都不覺得苦。現(xiàn)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干活也越來越有勁了,我要堅持把這個家整起來,搞起走。”

歷經(jīng)世間許多的苦難,凝聚人間最真的情感。命運雖然多舛,日子雖然艱苦,但蔣定洪對生活始終充滿信心,他用堅韌包裹苦難,用大愛消融大悲,用對親人34年如一日的無悔付出和堅定守候,支撐起一個不幸卻又溫暖的家庭,詮釋著不離不棄的人間真愛。
蔣定洪對家庭的情義感動鄉(xiāng)鄰,十里八鄉(xiāng)都在學習、傳誦、踐行著他的孝老愛親“四川好人”的故事。(雷從彬 陳思宇)
編輯:馬莉莎
責任編輯:張馳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