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wǎng)記者 王樂樂 攝影 宋姿熠
10年前,羅水華和嚴心祿夫妻代養(yǎng)了從小父母離異、出生就患有腦癱的兩歲姨侄孫女小雨(化名);10年間,他們含辛茹苦,用最無私的愛呵護她成長,奏響了一曲大愛之歌。2月23日,記者走進嚴心祿和羅水華的家,聽他們講述這個溫暖的故事。

2010年秋天,當小雨呱呱落地時,全家都沉浸在這個小生命誕生的喜悅時刻。
然而,不幸也隨之而來。隨著時間推移,快兩歲的小雨卻始終渾身癱軟,更無法坐下和站立。醫(yī)生一紙“腦癱”的診斷,讓全家人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小雨的父親沒有正式工作,不久后,他與妻子離婚。妻子回老家后,自此杳無音信。全家人靠奶奶羅水仙微薄的退休金度日,生活捉襟見肘。小雨兩歲多時,羅水仙患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手腳關節(jié)變形,無疑再次給這個家庭沉重一擊。
奶奶生病急需治療,年幼孫女需要照顧,兒子整日為生計奔波,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陷入絕境。這時,羅水仙的妹妹和妹夫——羅水華和嚴心祿夫妻二人毅然決定代養(yǎng)小雨,要用愛點亮她的生命之光。
“我們雖然不富裕,但有退休工資,有一口吃的,就不會虧待了她?!痹趪佬牡撚∠笾?,兩歲多的小雨總是呆呆地躺在床上,身上很臟,散發(fā)著屎尿味?!坝幸淮挝覀?nèi)タ此?,她尿了褲子,沒有換,屁股都紅爛了。那么小的孩子,她是一條命啊!”自此以后,夫妻二人代養(yǎng)小雨的決心從未有過動搖。

富臺山的下山道路,見證了小雨的成長。
2013年開始,每天早晨不到7時,下山路上便會出現(xiàn)一個高大的身影,背著一個嬌小、還在熟睡中的孩子,從山上一路走到濱江路公交車站——那是嚴心祿背著小雨到市婦幼保健院做康復治療。一年365天,嚴心祿從不缺席,而這一背,就背了6年。
由于孩子身體原因,夫婦倆必須付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孩子拉屎尿了,羅水華會及時給她清洗,換上干凈的褲子;孩子身體不舒服了,羅水華會把她抱在懷中,溫柔地哄她入睡……
“我們都是早上6點起床,歸整好一切后,我就背她下山去醫(yī)院,我愛人在家里買菜做好飯等我們回來?!眹佬牡撜f。“老嚴為人老實、忠厚,有時背著小雨出門遇到下大雨,我勸他今天就算了,但老嚴從沒有放棄過,下再大的雨,孩子身上都沒淋濕過。”說起自己的愛人,羅水華有說不完的感激。

夫婦二人一直將小雨視為己出。幾年時間里,羅水華前后做過5次手術,但對小雨的照顧從不缺席。在他們的“訓練”下,小雨學會了起床、上廁所、吃飯、說話、疊被子……7歲那年,小雨終于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2018年,小雨爸爸因販毒獲刑12年。這一年,奶奶羅水仙的病也越發(fā)嚴重,小雨被奶奶接回大安區(qū)公租房家中。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僅剩下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相依為命。
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羅水仙身體每況愈下。為方便照顧小雨,她在妹妹家附近租了房。羅水華夫妻每天買菜、送飯,照顧著婆孫二人的起居飲食。
去年底,羅水仙把小雨再次托付給了妹妹一家人后,帶著對孫女的不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穿過一條小巷口,來到二樓,推開鐵門,三樓便是富臺山社區(qū)安置房2棟羅水華的家。“阿姨好!”記者剛一踏進二樓樓梯口,一聲清脆的問候聲傳來,小雨站在樓梯間,紅潤的臉頰上,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
“在學校開心嗎?都學習了什么呀?”記者問道?!拔蚁矚g去學校,今天畫了畫,畫的菠蘿?!痹谛∮昕邶X不太清晰的表達中,流露出對學校的喜愛。
在羅水華家中,記者看到,除客廳柜子上放著的許多書籍外,平板電腦學習本也是小雨的心愛之物?!斑@是我女兒給她買的,可以邊學習邊玩耍?!绷_水華說。
如今,12歲的小雨已學會了穿衣、洗漱,懂禮貌、很聽話,雖然只有五六歲孩子的智商,但在生活自理等方面都有了不小提高。在姨公姨婆的精心照料下,曾經(jīng)瘦弱的“小不點”已成長為白白胖胖的大姑娘了。

小雨的懂事與乖巧,也讓老人看在眼里。即使生病,小雨也從不多吭一聲,盡量不麻煩老人。“我不舒服,她還會來給我按摩,哄我開心?!闭f話間,羅水華摸摸孩子的額頭,寵溺之情溢于言表。
這些年來,社會各界給予了小雨一家各方面的溫暖和幫助。在居住地,社區(qū)為一家人辦理了低保,住上了公租房;一位女交警和同事得知小雨家的情況后,不定時來家里看望她,還送來玩具、學習用品等,鼓勵其好好學習。
2月,新學期來臨,小雨正式踏入了特殊學校的大門。每周一和周四,嚴心祿又開始轉(zhuǎn)戰(zhàn)特殊學校,依然帶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與關愛,陪伴小雨的上學和回家路。

夜以繼日的操勞,讓夫妻倆添了許多白發(fā)。隨著小雨漸漸長大,年過七旬的夫妻倆照顧起來也越來越力不從心,但他們每周依然堅持去小雨以前的家打掃衛(wèi)生?!拔覀兡軒投嗌倬蛶投嗌侔?,希望等她爸爸回來了,家還在。讓孩子好好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安慰?!眹佬牡摫磉_了自己的想法。
編輯:冉華陽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