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周馨鈺
“自貢哪個月份降水最多?”“天氣預報如何制作?”“遇到雷電天氣如何防護?”......3月23日,市氣象局舉辦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開放氣象科普文化展廳、演播室和氣象臺等場所,來自金海社區(qū)的居民、蜀光綠盛實驗學校和匯西小學的高年級學生近300人,分7批次前往參觀,“零距離”學習氣象科學知識。


“我們自貢有3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被顒蝇F場,氣象講解員孟倪娜正在給大家科普體感氣溫和地表氣溫的區(qū)別,市民和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氣象講解員重點圍繞氣象信息網絡、氣象探測、人工影響天氣、氣候變化等內容進行講解。
此外,工作人員還帶領參觀者觀看氣象科普系列微視頻,體驗氣候科普互動裝備,參與氣象知識快問快答,讓市民群眾零距離了解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更進一步了解氣象知識,提高氣象防災減災意識。


據市氣象臺工作人員歐奕含介紹,“今年是63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為‘天氣氣候水 代代向未來’”,她從天氣、氣候、水三因素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解讀,進一步提高大眾關注氣候變化、參與水資源保護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3月18日至23日,氣象志愿者們深入貢井區(qū)橋頭鎮(zhèn)、龍?zhí)舵?zhèn)和富順縣童寺鎮(zhèn)東禪村,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和氣象普法活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等氣象法律法規(guī)及其配套規(guī)章,向民眾發(fā)放科普資料,現場答疑解惑,對接鄉(xiāng)村振興氣象服務需求,提高民眾對于氣象預警的知曉度和關注度。

答:今年“倒春寒”天氣出現概率較大,春季氣溫波動易導致大春作物爛秧爛種,各地在開展春耕春播中要關注天氣預報預警,針對育苗期間將要出現的強降溫天氣過程,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答:人工增雨要有適當的天氣條件才能進行,一般來說云層厚度要達到2到3公里,云的覆蓋面積要達到幾十平方公里,并有一定的上升氣流,才能實現有效的增雨。晴空萬里的天氣,或者云層過高,過薄,都是無法有效增雨的。
答:這是正常的。天氣預報中的氣溫僅僅代表空氣的冷暖程度,是在氣象觀測場草坪上、氣象百葉箱內距地表1.5米處監(jiān)測得到,不受空氣相對濕度、風速、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這樣測出來的氣溫才具有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體感溫度,指人體在不同環(huán)境下感受到的空氣溫度。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會因濕度、風速、太陽輻射、著裝顏色甚至心情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所以人體感受的溫度和氣象上所說的溫度還是有差異的。
答:運用衛(wèi)星、雷達、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等全方位多層次觀測到的數據,通過大型計算機進行運算,得到數值天氣預報產品,預報員結合實況資料和國內外數值預報產品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后,做出長、中、短期的具體天氣預報。
編輯:王娉婷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