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李秋玥
6月26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了解到,端午節(jié)假期,“鹽都少年博物行”自貢世界地質公園2023年公益研學活動再出發(fā),亦趣自然保育中心的自然導師分別帶領30名通過社會招募的青少年和25位來自榮縣觀山鎮(zhèn)明君學校的學生來到戶外,漫步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造訪復興青龍山恐龍化石群,探索山海變幻之間鹽、龍和今朝生命的故事。

6月23日,30名青少年來到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從法藏寺出發(fā),遠眺“還我河山”,經喚魚池亭、“公正廉明”碑,至解放橋,在自然導師的帶領下了解海陸變化與井鹽形成,認識自貢鹽業(yè)發(fā)展史,探索今日釜溪河畔的蓬勃生機,區(qū)別外來種和原生種并思考物種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隨后,通過DIY微縮環(huán)境沙盤,孩子們把所見所聞所感變成了充滿童趣的作品,讓“十里釜溪岸,千年上河圖”的厚重歷史與“半城青山半城樓,一條碧水繞城流”的自然風貌躍然眼前。

6月24日,25名學生走進復興青龍山恐龍化石群,從觀山鎮(zhèn)大樹村村民委員會徒步至青龍山恐龍化石群,在自然導師的帶領下,打開五感,沿途探尋動植物,并于青龍山化石揭露處,通過尋找四足類肢骨構造的共同點,開啟了一場現(xiàn)生生物與古生物的對話。期間,通過地質卷軸游戲,為同學們進一步講解了地質年代與地層的關系,引導同學們認識生命的演化,思考人與地球、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據項目負責人沈雨默介紹,自貢世界地質公園位于自貢市,2008年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公園北起榮縣觀山鎮(zhèn),南至榮縣東佳鎮(zhèn),西達自貢市與樂山市界,東抵大安區(qū)三多寨鎮(zhèn),面積1630.46平方公里。公園涵蓋了三疊紀至白堊紀由海到陸變遷的沉積地層,以侏羅紀恐龍化石遺跡和三疊紀井礦鹽遺址為特色,輔以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植物群落,并融合自貢厚重的歷史文化,是一個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世界地質公園。“目前‘鹽都少年博物行’自貢世界地質公園2023年公益研學活動已經開展了4場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和4場戶外自然探索活動,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一致支持。下一步,活動還將持續(xù)帶領鹽都青少年,走進更多自貢世界地質公園重要景區(qū)景點。帶領更多鹽都青少年共同發(fā)現(xiàn)自貢世界地質公園之美?!鄙蛴昴f。
編輯:冉華陽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