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wǎng)記者 歐亞非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是怎么一回事?
上世紀90年代初,鹽幫菜廚師許登秀夫婦在當時的川玻廠門口搭臺起灶,經(jīng)營起了一家以肥腸為特色的餐飲店。小店新鮮干凈的食材、麻辣鮮香的味道、獨特的烹飪技法,迅速贏得了周邊企業(yè)員工的喜愛。

2002年,因生意火爆、擴大經(jīng)營的需要,許登秀夫婦將店搬遷至了東鍋公司原105車間旁,正式取店名為“105肥腸館”。此后,在食客們的熱情推薦和大力傳播中,該店迅速走紅網(wǎng)絡,成為了自貢知名的網(wǎng)紅肥腸。不僅吸引了成都、重慶、樂山、宜賓等周邊城市的“好吃客”頻繁打卡,更有東北、江浙等地的美食愛好者慕名而來。2020年,“105肥腸館”以高人氣和好口碑,入選了優(yōu)酷專題片《江湖菜館》,并登上了央視。2022年,該店被自流井區(qū)政府收錄于《自流井區(qū)味道》一書,成為鹽幫菜的代表品牌之一。
2022年12月,許登秀在華商國際城三期租下店鋪首開分店,店招名稱為“105肥腸館”。
但這一開店,竟不想早在2021年4月,自然人繆某已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商標,并于2022年11月獲準注冊,注冊號為55724497號。
就在華商分店開業(yè)不久,“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商標權人繆某向市市場監(jiān)管局高新分局投訴,稱許登秀的“105肥腸館”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請求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
接到投訴后,恍然大悟的許登秀便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申請“105肥腸館”,同時對繆某的“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注冊商標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今年5月,許登秀的商標注冊申請因缺乏顯著性被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駁回。
事情至此卻并沒有結束。
市市場監(jiān)管局高新分局對案件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6月初,圍繞是否構成商標侵權向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出書面請示。
市市場監(jiān)管局審查后表示,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對許登秀申請的駁回通知書中,并未將“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作為引證商標來判斷該申請商標的相同或近似。
此外,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guī)定,缺乏顯著特征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在繆某注冊的商標中,“105”是普通形式的阿拉伯數(shù)字,屬于“其他缺乏顯著特征的”標志;“肥腸館”是餐飲服務的常用商貿場所,不具備商標顯著性,“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注冊商標的顯著性主要體現(xiàn)在“鹽幫東鍋廠”上。同時,許登秀的“105肥腸館”的“105”得名于原址位于東鍋公司105車間旁,在自貢本地被相關公眾所識別為具有地理描述性的標志;“肥腸館”本是餐飲服務的常用商貿場所,“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注冊商標權利人不得禁止經(jīng)營肥腸館的其他市場主體,在店鋪招牌、菜單、櫥窗、配料表、包裝袋等地方以合理方式標注該餐館為“肥腸館”。
因此,“105肥腸館”不構成對“鹽幫東鍋廠105肥腸館”的顯著性部分的相同或近似商標。
“我市的餐飲企業(yè)主運用商標法律制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遵行誠實信用原則,商標注冊申請應當‘注冊有德’,商標權使用應當‘行權有界’?!辈稍L中,市市場監(jiān)管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22年,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門出臺了《餐飲行業(yè)商標注冊申請與使用指引》,就餐飲行業(yè)在商標方面常見的誤認、商標顯著性、地名標志等作出細化解釋和說明,以引導市場主體規(guī)范提交商標注冊申請、合理行使商標專用權,維護餐飲行業(yè)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張馳
編審: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