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我每天都坐地鐵、公交,口罩也戴得少,如果跟確診的人離得近,得不得遭傳染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7月中國內地新增報告491例猴痘確診病例,其中四川報告49例。近日,關于猴痘的相關消息也多次登上社交媒體熱搜。8月15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醫(yī)院感染管理部副研究員曾慶會、主管護師王妍潼、初級檢驗技師羅若城三位專家,為大家解答關于猴痘的幾個問題。
問題一:什么是猴痘?
華西專家表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早在1958年就首次在猴子中發(fā)現猴痘病毒,1970年發(fā)現首例確診的人類猴痘病例。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為嚙齒類動物(非洲松鼠、樹松鼠、岡比亞袋鼠、睡鼠等)和靈長類動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傳播:一是動物傳人。當人接觸感染動物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和其他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后可能感染猴痘病毒。二是人際傳播。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猴痘病毒還可通過胎盤進行垂直傳播,以及通過性傳播。
問題二:近期猴痘確診數增多,原因是什么?
“雖然這個病毒存在幾十年了,咋最近才曉得國內也有?”很多網友提出疑問。華西專家表示,2021年以前的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區(qū)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傳播,所引發(fā)的人傳人疫情傳播鏈較短,通過家庭或旅行方式偶爾播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qū)。2022年5月以來,全球多國暴發(fā)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經性接觸傳播,陸續(xù)傳播至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很多人也是在這個時間段了解到原來還有猴痘這種傳染疾病。但跟天花相比,猴痘的人際傳播效率是低的,這也是很多人對這個傳染病不了解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疾控官網上發(fā)布的專家解讀,7月病例增多主要有三點原因: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隱匿性傳播,80%病例為單個病例,感染來源不清,防控難度大;隨著宣傳教育,重點人群主動就診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篩查發(fā)現外,通過重點人群主動報告、重點人群篩查等也增加病例發(fā)現;境外疫情不斷輸入境內,輸入風險仍持續(xù)存在。
問題三:感染猴痘病毒,有哪些臨床癥狀?
華西專家介紹,猴痘的潛伏期為5至21天,多為6至13天。在發(fā)病早期,患者可出現發(fā)熱、寒顫、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肉痛等癥狀。多數患者可出現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淋巴結腫大。
而患者發(fā)病后的1至3天可出現皮疹。皮疹首先出現于面部,逐漸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以面部和四肢皮疹為主,手心和腳掌均可出現皮疹;其數量從數個到數千個不等,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結膜和角膜等部位。皮疹經歷從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疹到結痂幾個階段的變化,其中皰疹和膿皰疹多為球形,直徑約0.5至1厘米,質地較硬,可伴明顯癢感和疼痛。從發(fā)病至結痂脫落約2至4周。結痂脫落后可遺留紅斑或色素沉著,甚至瘢痕,瘢痕持續(xù)時間可長達數年。
問題四:懷疑感染猴痘病毒,應該怎么辦?
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癥支持和并發(fā)癥的治療。但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2022年以來全球多國猴痘暴發(fā)疫情中,大多數病例臨床表現較輕,部分病例無全身癥狀。嚴重病例常見于年幼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果懷疑自己感染猴痘,華西專家建議,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就診時主動向醫(yī)務人員報告自己的癥狀和流行病學史,采樣后進行檢測。
問題五:密切接觸猴痘患者需要隔離嗎?
華西專家表示,根據目前的管理方案,猴痘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當及時轉運至醫(y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如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病變部位已結痂,可轉為居家隔離治療,直至皮疹結痂自然脫落,解除居家隔離。對病情較輕且具備居家隔離治療條件的確診病例,經醫(y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聯合評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離治療。
而密切接觸者不需要集中隔離。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暴露風險評估結果,疾控機構負責及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判定。密切接觸者自我健康監(jiān)測期間可正常生活與工作,需避免與他人發(fā)生性接觸等密切接觸,避免捐獻血液等。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jiān)測,健康監(jiān)測的第7、14、21天要接受疾控機構或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的隨訪,出現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報告可疑接觸史。
問題六:預防感染猴痘,需要注意什么?
談及預防感染猴痘,華西專家提醒,不要與有猴痘樣癥狀者密切接觸,特別是性接觸;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區(qū),盡量避免與嚙齒類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動物)發(fā)生接觸;不直接接觸動物的血和肉,必須徹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加強個人手衛(wèi)生,也就是勤洗手,洗到位。目前我國內地暫沒有可以預防猴痘的疫苗。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關心的還是日常生活、出行中會不會被傳染到猴痘,華西專家表示,大家不需特別恐慌和擔憂。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14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全球累計報告猴痘確診病例89308例,其中死亡病例152例;確診病例以男男性行為者及其關聯人群為主,其中男男性行為者占比約84.1%。結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監(jiān)測情況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猴痘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皮膚或黏膜傳播,呈現男男性行為人群為主,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低的特點。普通大眾平時做好手衛(wèi)生,去人多的密閉空間時戴好口罩,如要前往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區(qū),做好預防措施,就能盡量避免感染猴痘。
編輯:劉汶林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舒旭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