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頸椎病已悄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
據(jù)統(tǒng)計,我國頸椎病的發(fā)病率接近20%,30歲以下的頸椎病患者占比越來越高,且發(fā)病有逐年增長、逐步年輕化的趨勢。手機和平板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越來越高,低頭族越來越多,許多學生由于長時間上網(wǎng),小小年紀就已經(jīng)有了頸椎病。
我們應該怎么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呢?又該怎么預防頸椎病呢?
什么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A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zhì)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jīng)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xiàn)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影像學上常??梢娚砬茸冎?、椎間隙狹窄、椎間盤突出、正位張口位片顯示齒狀突側向移位等等,均可導致頭暈頭痛、雙手麻木等癥狀。
頸椎病的癥狀
脖子發(fā)僵、發(fā)硬、酸脹、疼痛;后頸部疼痛,尤其是后伸時癥狀減輕,前屈時則癥狀加重;疼痛發(fā)生時,或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麻痛感;頸部活動受限,仰頭、低頭、左右轉頭范圍變小,不能達到“盡頭”;反復不明原因的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手臂無力、手指發(fā)麻、反復落枕;上肢有從頸肩到指尖的放電樣疼痛;肩背部沉重感、肌肉僵硬、皮膚感覺減退;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胸腹部有束帶感,好像身上被布帶纏繞一樣;行走時或有“踩棉花”的感覺。
頸椎病的高發(fā)人群
1、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逐漸退化,頸椎穩(wěn)定性下降,容易患上頸椎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其中45~60歲群體多見,然而目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頸椎病年輕化的發(fā)展趨勢。
2、職業(yè)
長期伏案久坐的辦公族、司機、教師等職業(yè)群體。
3、習慣
不良坐姿、睡姿持續(xù)時間較長或使用不當?shù)恼砭撸ㄕ眍^過高、過低、軟硬不適當)人群。
4、病史
患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或頭頸部外傷史、慢性頸椎勞損的人群。
如何預防頸椎病?
1、養(yǎng)成良好睡姿
建議選擇略硬些的床墊,睡眠時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過低或過硬,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8~15cm,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側臥者枕高一拳半,枕芯要柔軟,形狀要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間凹陷的馬鞍形為好,能對頸部起到制約或固定的作用。
2、保持正確的坐姿
坐時保持端正姿勢,使案臺與座椅相稱,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佳。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時應平視屏幕,最好選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或伏案工作。
3、堅持勞逸結合
建議工作學習間隔1小時起身放松休息,讓頸部左右轉動數(shù)次,前后點頭,幅度宜大,轉動輕柔,自覺酸脹為好。
4、加強肩頸部肌肉的鍛煉
定期進行頸部鍛煉,如頸部操、瑜伽等,可以增強頸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減輕頸椎負擔。放風箏、打羽毛球等戶外運動方式也有益于頸部的保健。
5、防止頸部受傷
盡量避免急性損傷,如抬重物、挫傷等。如有軟組織損傷盡早治療,防止其進一步發(fā)展,加重病情。
6、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頸部保暖,空調(diào)溫度適中,洗發(fā)后務必要吹干后入睡。
如有出現(xiàn)頸椎病類似癥狀,做完自我緩解鍛煉后,仍不能解決疼痛或不適感,請及時就醫(yī),避免傷上加傷。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李鈺華
編審: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