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融媒記者?李秋玥?廖強 王樂樂 歐亞非
據(jù)了解,該采訪團由中央在川媒體和省市主流媒體記者組成。采訪團成員剛剛參加了9月11日在眉山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訪活動啟動儀式,隨后“兵分三路”前往四川12個城市實地探訪。

在此次自貢行的集中調研采訪中,記者們先后走進中國彩燈博物館、自貢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燊海井、自貢恐龍博物館等,通過實地采訪和參觀,深入了解自貢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圍繞自貢獨特的“鹽龍燈”和當?shù)靥厣宋穆糜钨Y源,進行采訪報道。

一:體驗中秋民俗 探尋鹽都非遺?
9月13日晚,采訪團成員來到自貢方特恐龍王國,參加報道在此舉行的2024“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四川省主題文化活動啟動儀式,并參觀配套中秋民俗文化集市。這也是采訪團自貢行的第一站。



此次自貢行,近30名采訪團記者圍繞巴蜀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著重報道自貢歷史文化挖掘、考古發(fā)掘和文物保護、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內容。

二:打卡彩燈歷史 感受光影自貢?
?9月14日上午9時許,采訪團一行來到中國彩燈博物館燈文化歷史廳和自貢燈會歷史廳,參觀“火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燈的問世和燈品的出現(xiàn)”“電照明時代”“燈會沿革與文化積淀”等。在中國非遺彩燈廳,大家被彩燈悠久的歷史所吸引,紛紛拍照留影。



?上午10時40分左右,采訪團記者來到自貢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并記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貢彩燈的制作工藝。
在生產車間內,采訪團親眼見證了彩燈制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最初的美工設計施工放樣,到焊接鉗工精心打造的三維立體造型,再到機械傳動裝置的巧妙安裝,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匠人們的心血和智慧。




三:揭秘深井汲鹵 尋跡古法鹽藝?
下午1時40分,采訪團來到有著古法制鹽“活化石”之稱的燊海井景區(qū),探秘世界第一口人工鉆鑿超千米的深井,了解自貢井鹽傳統(tǒng)深鉆汲制生產工藝流程,一睹“千年鹽都”風采。


“它的深度達1001.42米!”跟隨講解員,采風團記者近距離觀看取鹵場景。隨著裝滿鹵水的汲鹵筒在熱騰騰的白煙中從井底升起,取鹵工人用鐵鉤將汲鹵筒底部的開關鉤開?!皣W”的一聲,鹵水噴涌而出。采訪團成員紛紛用手機和相機記錄下這一刻,為自貢“代鹽”。


在灶房,看到剛制作好的手工鹽,在得知其手工熬制工藝復雜,一鍋鹽需要8小時,8口大鍋一天24小時不間斷運作,每天大約可生產2噸食用鹽時,采訪團記者紛紛稱贊千年鹽都古人的智慧與勤勞,并親口品嘗剛熬制出的手工鹽。

四:追尋史前印跡 探索恐龍奧秘?
下午2時50分,中省媒體記者們來到此次采訪行程的最后一站——自貢恐龍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恐龍化石藏品和獨特的展覽方式而聞名遐邇。當記者們身臨壯觀的恐龍化石埋藏現(xiàn)場,不禁為眼前的景象震撼。

恐龍化石的巨大身軀和精細的骨骼結構,讓在場的記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奇妙。這些史前生物的遺骸,靜靜地訴說著億萬年前地球上的故事,讓人不禁對那個遠古時代充滿遐想。 ?

記者們紛紛表示,這次自貢恐龍博物館之行給他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這些珍貴的化石不僅展示了恐龍時代的輝煌,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
編輯:冉華陽
責任編輯:彭彥彰
編審: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