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秋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載:“寒露,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標志著天氣從白露的涼爽逐步轉(zhuǎn)向寒冷,地面的露水愈加冰冷,即將凝結(jié)成霜。
寒露染秋色。走進寒露,便是走進了秋天中的秋天。
此時節(jié),碧云天,楓葉紅,菊花黃,漫山遍野的野菊在秋風中搖曳著芬芳,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光。




寒露養(yǎng)生小貼士——
飲食“酸甘潤”——滋陰潤肺解秋燥
仲秋,氣候干燥,汗液蒸發(fā)快,人體容易缺失水分,皮膚干燥、口干咽燥隨之而來。
中醫(yī)學認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陰生津。
因此,秋季適宜多吃雪梨、蜂蜜、銀耳、百合、蓮子、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養(yǎng)陰、生津、潤燥,緩解人體干燥癥狀。
室內(nèi)保持一定的濕度,重視皮膚護理,及時補充體內(nèi)水分,涂擦護膚霜。
護住腳——保護第二心臟
古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一旦受寒,病從腳起。
深秋時節(jié),不要貪涼,穿厚襪、穿棉拖,晚上用熱水泡腳,舒筋活血,溫暖全身。暖腳之外,肩頸、腰背,都要注意保暖。
趕緊添衣裳——深秋到了,不宜秋凍
俗話說:春捂秋凍。
面對秋寒,很多人還堅持這套老辦法。
“秋凍”是指初秋時節(jié),暑熱未消時,氣溫還偏高,氣溫變化平緩,此時,少穿點衣服,使身體略感涼意,適當“凍一凍”是有益健康的??珊稌r節(jié),已經(jīng)進入深秋了,氣溫大幅下降,此時還一味“秋凍”,會凍出病來,特別是對于體弱的老年人來說。寒露來了,該添衣添衣,防寒保暖才能不生病。
編輯:金艷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