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偏癱?
偏癱,俗稱半身不遂,是由各種原因如顱腦外傷、腦腫瘤、腦出血、腦梗死等引起的神經(jīng)功能損傷,導致肢體(上、下肢)的運動障礙。

約 75%的偏癱患者因一側(cè)肢體運動障礙有不同程度的勞動能力喪失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促進偏癱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有重要意義。
在導致偏癱的疾病中腦出血和腦梗死是最常見的兩種疾病,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偏癱我們需要了解以下方面:



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技術
針灸、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脈沖電療、平衡及言語功能訓練等是常見的康復項目。

現(xiàn)在又有了許多新的治療設備,如:經(jīng)顱磁刺激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和抑制大腦皮層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在現(xiàn)代神經(jīng)康復理論的指導下,還有如鏡像療法的治療技術,如下圖: ???

我們也可以借助器具達到功能恢復,如下圖簡易的踝關節(jié)矯正。

最后我們想對所有關心偏癱康復的朋友說:無論怎么樣,健康是第一位的,康復是沒有盡頭的,能康復到什么程度和神經(jīng)損傷程度有關,和損傷部位有關,也和患者以及家屬的生活態(tài)度有關。記得一位朋友患腦梗之前也算是個老板,剛開始,很喪氣,慢慢地在康復中,我們通過聊天,逐漸接受目前的狀態(tài),現(xiàn)在走路一瘸一拐,但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一樣樂于生活。由此可見幫助患者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及堅持康復訓練很重要!(陳根 羅義)
編輯:彭彥彰
責任編輯:劉汶林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