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報道 記者 趙覺珵】今年1月,歐盟委員會發(fā)布“歐洲經濟安全一攬子計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之一是進一步加大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審查力度。不過,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11月26日援引3名歐盟外交官消息的報道稱,歐盟成員國政府正試圖刪除一些旨在阻止中國進入的投資審查規(guī)則。
據外媒此前報道,在1月發(fā)布的“歐洲經濟安全一攬子計劃”中,歐盟委員會提出一項新的外國投資審查草案,旨在加強歐盟現行的《外國投資審查條例》下對于成員國外商投資審查制度的要求,在歐盟范圍內建立更加嚴格和統一的審查制度。此前有分析認為,雖然未點名任何國家,但歐盟將“可靠的伙伴”與“令人擔憂的國家”進行對比,并強調“去風險化”,此舉顯然矛頭直指中國。
在歐盟委員會的原始提案附件中,歐盟成員國被要求審查對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技術、能源技術、太空、無人機或關鍵藥物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
“政治新聞網”26日報道稱,根據目前歐盟輪值主席國匈牙利準備的一份文件,歐盟成員國希望刪除需要接受外國投資審查的關鍵技術清單,其中包括半導體、人工智能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希望在歐盟范圍內審查的其他戰(zhàn)略性技術。據報道,這份文件是由27個歐盟成員國逐行協商形成的,于上周被提交。報道認為,這將使歐盟成員國保留對敏感技術的更多控制權,并決定哪些投資需要審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26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最新的報道反映出歐盟成員國對歐盟委員會試圖加高投資壁壘的不滿,雙方已在貿易政策上產生分歧。
趙永升認為,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歐洲國家已經與中國、美國等“第一梯隊”存在差距。一些歐盟成員國沒有感受到所謂“中國對歐盟經濟安全的威脅”,反而是迫切地需要吸引中國投資。趙永升還提到,隨著特朗普即將在明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一些歐盟成員國也希望放下與中國在貿易領域的分歧,推動中歐合作以應對不確定性。
“政治新聞網”稱,歐盟內部關于加強外國投資審查的談判依然處于早期階段。在明年1月波蘭擔任輪值歐盟主席國后,相關談判可能會取得進展。各成員國之間達成一致后,還需要與歐洲議會進行談判,最終形成立法。
《環(huán)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歐盟委員會此前也提出加強審查歐盟私營企業(yè)對中國特定高科技領域投資的計劃,但同樣遭到成員國抵制。據香港《南華早報》今年7月報道,歐盟27個成員國中僅有立陶宛表示完全支持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審查對外投資的計劃。德國工業(yè)聯合會(BDI)在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咨詢意見書中表示,歐盟委員會的計劃將“嚴重干涉企業(yè)決策和國際投資流動”。
編輯:李鈺華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