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橫錦繡天府,啟閱全新視界。
大年初一,天府新視界給您拜年啦!
新春,可以敲鐘祈福、可以花市尋芳、可以徜徉燈海,更多的人選擇爬山,用擁抱自然的方式,放飛自我。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025,新歲啟程,懷著期冀,撫半溪明月與一枕清風,與山相約, 讓鴻鵠之志,始于足下。


新的一年,巳巳如意。在爬山的好彩頭中,預定一整年的好運。“步步高”“節(jié)節(jié)攀”,爬山的昂揚寓意古已有之。蛇年伊始,無論成都、杭州、青島還是廣州,無論青城山、天目山、泰山還是越秀山,無論老少,莫問貴庚,登高祈?!叭藦谋姟?。“再不爬山就老了”“沒人疼就去爬山吧,爬完渾身疼” ,你占哪條?
“巳”無巨細,“巳”在人為。會玩的“山友”,給足爬山儀式感。登山杖必須帶兩根,夜爬更有神秘感,帶著高腳杯,敬天敬地敬自己……2024歲末,濟南的“燈姐”完成了2024年第40次爬泰山之旅。“三月三,登泰山,保平安 ”“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山頂有霧”……這位75歲的老人,細心記錄了自己每次登泰山的過程。每一次與山的約會,便是一次心靈登攀。
平安無“巳”,登山界也為懶人開辟了新賽道。“泰山治嘴硬,華山治命硬”,浙江一景區(qū)偏反其道行之,實現(xiàn)“無痛”爬山,被稱為“最懶景區(qū)”:電梯上山,飛車下山,妥妥的“神仙居”。蘇軾聞之也要羨慕,“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因為東坡先生也是爬山愛好者,爬累了也會發(fā)“朋友圈”吐槽。在追求便捷與信念之間,總有一條上山的路。

游客在登山游玩 川觀新聞資料圖

蓄“巳”待發(fā),“巳”不可擋。不要因為忌憚風雨,就停止了飛翔。“因為山就在那兒”,著名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簡潔而有力的句子,已成為無數(shù)登山者的信條。
“巳”在人為,大殺“巳”方。不登高山,怎知守護生態(tài)之責重如山。課文里“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西嶺雪山、被譽為“東方阿爾卑斯”的四姑娘山、承載深厚歷史的峨眉山和青城山……四川名山眾多,民眾更敬山。渴望逃離喧囂的年輕人選擇徒步+撿拾這種最city的生活方式。一到周末,四川的各大山頭就會被一群不“塑”之客圍攻,有的還帶著“KPI”,下山后稱重,看誰撿的垃圾多;康定市貢嘎山鎮(zhèn),村民扶老攜幼化身“爬山俠”,跋涉5000米高山撿垃圾,只為留住雪山純凈。與山為友,護它周全。

峨眉山 圖據(jù)峨眉山景區(qū)微信公眾號
有志者,“巳”竟成。不登高山,怎知杜甫“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共和國的同齡人、“無腿攀登珠峰第一人”夏伯渝,用43年時間把五星紅旗插上珠峰,那是堅韌不拔的攀登;由張桂梅事跡改編的爆款電視劇《山花爛漫時》,真實還原了她幫助貧困女高中生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事跡,那是振聾發(fā)聵的攀登。幾多震撼,使鋼筋叢林里的人們以仰望山的姿態(tài),重新審視生活。
“巳”不宜遲,不登高山,怎知身體蘊藏驚人潛能。作為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不僅是人類挑戰(zhàn)極限的圣地,也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縮影。2024年12月5日,中國登山家貢布病逝,他曾和隊友王富洲、屈銀華創(chuàng)造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紀錄。貢布生前曾回憶說:“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哪怕只有一個人,我們也要登上去!”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成為登山勇士留給后世無盡的精神財富。?

珠穆朗瑪峰日照金山景觀

世無定“巳”,未來,有無限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登頂珠峰,但心中必定有一座山峰等待翻越。當輕舟已過萬重山,艱難險阻且等閑。
萬“巳”俱備,那一抹氤氳的山色,是天與地的召喚。“向云端,山那邊,海里面……”當?shù)巧仙巾?,耳邊不免有熟悉曲調(diào)圍繞,想起那些溫暖動人的瞬間。遠山風景中,藏著回憶中的談笑聲、茶幾的碰撞聲,低頭一看,有故鄉(xiāng)也有遠方,是日常也是夢想,此刻站在山頂,傳遞出最接地氣的力量感。
“巳”半功倍,向上一步的力量,成就人生壯游的積淀。徐霞客登上黃山,直言:“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笨恳患褐ⅫS山變?yōu)闊衢T打卡點。對未知與高度的渴望,不畏艱難險阻地跋山涉水,勇踏前人未至之境,旅途中所遇見壯美而神秘的大自然奇景,正是徐霞客“壯游”之意。只要能往高處走,萬山皆可爬,一生都在“登完這山登那山”的徐霞客,以他獨有的“passion”(激情),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切莫“巳”若無睹,山就在那兒,只是幾多況味。你我皆凡人:工作不易,精神“壓力山大”……但更多“小小的我”,卻全情投入不屈不撓的攀登。破重山,斬萬難,終得見春山。
山川河岳,“巳”野開闊。2025,總要爬一次山吧。在與山的較量中,見證自身力量的成長,身體力行,詮釋“我本高山”。愿每一個你,越過山丘,依然有人等候。
編輯:陳翠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