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一二一”伴隨體育老師的口哨,3支隊伍在田野里跑著,學生們調整呼吸,跟上節(jié)奏,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大地已經(jīng)有了春意,眼前不時有菜花掠過。
2月20日,星期四下午,春寒料峭。望埡鎮(zhèn)中心校的“體育拉練”開始了,1-9年級381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遠距離拉練。

春節(jié)前夕,四川省教育廳印發(fā)了《關于確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的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學期開學后,我省將全面實施“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接受師生、家長和社會的監(jiān)督。
一條50米長的標準化跑道都沒有,如何完成每天的體育活動?封面新聞記者從南充出發(fā),途徑閬中古城,山路蜿蜒曲折,驅車3小時,到達閬中望埡鎮(zhèn)中心校,探尋孩子們的鄉(xiāng)村體育夢。
三級臺階的校園
難以建成50米長標準跑道
學校地處閬中、儀隴和巴中三地交匯處,距離閬中縣城87公里,是典型的偏遠山區(qū)農(nóng)村學校,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批學校。當?shù)睾芏嗬习傩諣攲O三代都在這兒讀書,從這兒畢業(yè),走向遠方。
學校位于場鎮(zhèn)半山腰,校內(nèi)三級臺階,盡管學校有8.4畝,層層疊疊,各種建筑就分布在臺階上,每層臺階石梯相連,最高處的臺階上是學校的操場和教學樓,靠山一側已經(jīng)立起了一堵巨大的石墻防止山體滑坡。一棵樹齡超過300年的黃連樹,守望著孩子們的成長和快樂。

操場上,三個班正在上體育課。有的在訓練籃球,有的在訓練跑步。600平方米的操場略顯擁擠,學生跑步根本邁不開腿?!懊總€班每天都有一節(jié)體育課,大家就在這唯一的體育場上打堆堆,基本上每節(jié)課上都有兩三個班同上體育課?!逼埮式榻B,困于地形的限制,校內(nèi)最長的直道也就30多米,更不要說標準化跑道了。
“體育興?!?/strong>
開學典禮竟有五六人暈倒
3年前,茍攀到學校任職,秋季開學典禮上,儀式進行不到15分鐘,有五六名學生暈倒。“娃娃身體素質太虛弱!”本科畢業(yè)于成都體院體育教育專業(yè)的茍攀決定從體育入手,狠抓學生身體素質。
茍攀帶隊家訪,盡管是一所農(nóng)村學校,但很多學生家里都不做農(nóng)活兒了?!皩W生回到家里,不用割草、放牛,甚至家務也不參與。”不是吃零食,就是吃方便面。

茍攀首先關停了學校小賣部。
教職工大會上,茍攀說出了自己的“體育興?!钡囊?guī)劃,部分老師表示不理解,“大家都比的是考試成績,如此在體育這個‘豆芽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生成績下降,我們該如何向家長交代!再說,學校既沒有標準的體育場地、也缺乏專業(yè)設施和器材,更缺專業(yè)的體育老師?!蹦菚r學校唯一一名體育老師史浩霖卻是學校會計,誰來上體育課?
“我親自上體育課,史老師要回歸,要上體育課。我們兩個專職,各自再帶1-2名兼職體育老師,場地和設施都可以想辦法。”說干就干,一場體育興校運動拉開帷幕。
農(nóng)機不上路 家禽不出門
鄉(xiāng)村為學?!绑w育”助力
學校開齊、開足、上好每一門課程,整合開發(fā)了民俗、遺跡、傳說、自然資源等校本文化課程。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自然體育課程。
鎮(zhèn)上農(nóng)貿(mào)市場成為學校“室內(nèi)體育館”,每逢下雨天,學校體育老師就會拉隊伍過去上課。場鎮(zhèn)周圍的村道就是學生的“跑道”,開發(fā)深受師生喜歡的自然體育項目30多個,每周兩個課時組織本地傳統(tǒng)民間運動。踢毽子、拔河、爬山、“老鷹捉小雞”、鄉(xiāng)村運動會,還有每周二、周四下午的“體育拉練”。
以學校為中心,方圓6公里的村莊都會接到學校的通知,告知學生拉練的時間段和奔跑路線。洛城寨村村支書楊柳,三寶山村支書王紅,她們早年都畢業(yè)于望埡中心校,現(xiàn)在自己的兒女都在這所學校讀書,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她們都表示,鄉(xiāng)親們都相信和支持這所“家門口的好學?!保挥錾蠈W校遠距離奔跑訓練,村民自覺調整作息時間,農(nóng)機不上路,家禽不出門,最大限度減少對孩子們的影響。
鄉(xiāng)村體育場
9個年級的學生在田野里奔跑
2月20日下午5時20分,3支隊伍從學校前后門發(fā),校長茍攀、學校副書記史浩霖都換上便裝,各領一支隊伍,吹著哨子,護送學生。一年級19名學生要往返要跑2公里;9年級52名學生要跑6公里。這些現(xiàn)成的鄉(xiāng)村道路成了孩子們的“跑道”,封面新聞記者跟隨其中兩路一起奔跑。鄉(xiāng)村水泥路崎嶇不平,同學們沒穿統(tǒng)一的校服,但都有一雙合腳的運動鞋。
“前面的慢一點,后面的快跟進上?!备靼喟嘀魅闻阒鴮W生,一路快跑,三支隊伍很快隱沒在山間村道上。史浩霖吹著哨子,根據(jù)路面狀況,控制跑步的速度和節(jié)奏,“如果紅臉的太多,就要放慢速度。”
這學期才從廣東轉回來的一名六年級小胖墩兒是第二次拉練,“感覺比上一次好多了,估計一學期下來就會減肥成功?!?/p>
下午6時許,3支隊伍陸續(xù)回到操場,臉上掛著汗珠,有說有笑,為防止感冒,沒有人脫衣服。長跑后的放松運動開始了,體育老師喊著節(jié)拍,在臺上示范,心急的娃娃將碗筷放在腳邊,有板有眼進行全身放松。

大課間的“三操”,午休前的體育活動,晚飯后的體育活動,加上常規(guī)的體育課,雷打不動的體育拉練,茍攀給記者算賬,每天體育活動完全在兩小時以上。
拉練后的晚餐是閬中人最愛的牛肉面,廚師將精牛肉切成肉丁,木耳、白蘿卜、香菇摻和在一起,加油和調料燉熟、燉耙,又用豆粉煮成糊糊,加燉了的牛肉做成臊子,再把熱臊子澆在面上。300多人吃了50多斤鮮牛肉和60多斤干面學生吃了一碗又一碗,庫房隨時為廚房送面條,保證學生吃好吃飽不浪費。

“體育拉練”3年來,孩子們在學校練得勤、吃得好、睡得香,身體壯實,少有學生暈倒,流感季節(jié)也鮮有學生染病,茍攀說,這樣的體育活動很接地氣,這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鄉(xiāng)村教育。
體育興校效果如何?
全國表彰的“先進”
全校有三分之一是望埡以外的學生。上學期秋季開學,轉到望埡中心校來讀的有19人,其中不乏附近儀隴縣和巴中恩陽區(qū)的孩子,還有幾人是從廣州和成都轉回來的。

家長沒有輔導孩子學習的焦慮,沒有孩子胃口不好的焦慮,望埡鎮(zhèn)中心校成了名副其實的“家門口好學?!薄Hツ曛锌?,這所學校58人參考,700分以上的學生13人。在中考體育難度最大的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測試中,有30人都獲得滿分。去年教師節(jié),望埡鎮(zhèn)中心校被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
閬中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負責人表示,望埡中心校是閬中中小學校保證每天兩小時體育活動的一個縮影,從這學期開始,全市300名體育老師全部“回歸”體育教學本業(yè),全市“一盤棋”,通過“送教”“走教”等方法保證偏遠學校的體育教學。
學校有300多年歷史的黃連樹,雖歷經(jīng)滄桑,仍年年枝繁葉茂。“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深深依戀腳下的土地!”生生不息的黃連樹正是這所鄉(xiāng)村學校的真實寫照。
編輯:金艷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