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城市街頭,一場盛大而浪漫的花事正在悄然上演,成都二月花市2000余家商戶紛紛上新,迎來了一波消費熱潮。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3月2日,僅僅四天,成都各大花市共同發(fā)力,累計銷售總額高達1943.7萬元,同比增長19%。

“線上直播+線下沉浸”
賣花運營模式創(chuàng)新
3月1日,成都市文化公園內(nèi),來自外省的攝影愛好者王先生支起三腳架,鏡頭里穿漢服的少女與春花共舞,構成極具張力的春日大片。他手機里已收藏了12張待分享的春日影像,這些數(shù)字化的春色將在小紅書掀起新的打卡熱潮。
在他的身旁,60余個鮮花綠植攤位沿公園步道整齊排列,宛如一條五彩斑斕的花卉長廊。蝴蝶蘭、水仙花、郁金香等數(shù)百種春季花卉競相綻放,爭奇斗艷,花藝器皿、土壤工具、有機輕食、文創(chuàng)好物等多種花卉衍生產(chǎn)品一應俱全,市民游客賞花、購花絡繹不絕。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市文化公園憑借“線上直播+線下沉浸”的創(chuàng)新運營模式,成為了花市的一大亮點。苔蘚微景觀、多肉盲盒等新穎獨特的產(chǎn)品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線上下單后現(xiàn)場提貨的核銷率高達20%。以2月28日為例,公園搭建的實景直播間單日銷售額突破15萬元。
同時,通過“購花滿贈”活動,成都文化公園、春天花樂園、三圣花市、卉升花市、木蘭花市、駐里花市和清波花市等花市與文化公園內(nèi)花神坊、花園中心、茶園、書院等消費場景實現(xiàn)聯(lián)動,以花引流、以文促商,四日內(nèi)帶動相關商戶營收增長高達170%。以支磯園茶園為例,在非周末的2月28日單日銷售額破萬元,散花書院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銷量翻倍,游客在賞花之余,還能品茶聽戲,享受“一站式”文化消費體驗,極大提升了消費品質(zhì)和滿意度。
家門口的花店
定制化服務成新風尚
從數(shù)據(jù)上看,涵蓋四川天府新區(qū)、錦江區(qū)、青羊區(qū)、龍泉驛區(qū)、郫都區(qū)、新都區(qū)的成都六大花市,近2500家商戶通過差異化運營策略各展所長。
木蘭花卉批發(fā)市場工作人員介紹,3月1日花市實現(xiàn)2025年單日最佳銷售成績,比去年同期增長150%;春天花樂園花市通過“花卉+”模式,提供一鍵購花、花卉租擺、花卉養(yǎng)護和定制家庭園藝等多種服務模式持續(xù)領跑,日均銷售額超650萬元。另外,三生花市、卉升花市、駐里花木集市、清波花市則以“花藝+活動”等模式為吸引點,也成功攬獲了眾多年輕客群和親子客群。

值得一提的是,進口朱頂紅、稀有蘭花等高端花卉產(chǎn)品銷售額增長40%,高品質(zhì)鮮花的消費需求正在快速上升,而中小型盆栽則因“陽臺經(jīng)濟”的興起而走俏,銷量同比增長35%,其中薄荷、迷迭香等香草植物和微型月季尤為受歡迎,鮮花消費正快速走進市民日常生活。
“這兩天都加班到晚上10點,因為要將花組合好,確保每天客戶能選購到多品種的鮮花。”光華花店主理人李女士表示,二月花市開市以來,她已經(jīng)賣了上百盆花,其結合二月花市消費滿贈服務推出的“二月花市春日花禮組合”單價88元-168元,四日銷售額超2.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線上社群接龍訂單占比35%,覆蓋周邊3公里社區(qū)用戶,通過花店變花市聯(lián)動行動,既保障花店利潤,又讓消費者獲得更高性價比,享受實實在在的惠民紅利,讓更多市民在花團錦簇中樂享“花樣”生活。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