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鴨、爆炒麻鴨、老麻鴨湯、麻鴨火鍋、老鹵麻鴨……有人說,開江麻鴨的吃法多達數(shù)十種,這話一點不夸張。
漫步縣城街頭,麻鴨美食隨處可見:任市板鴨、唐板鴨、楊板鴨、劉氏板鴨……光是板鴨就有多種風味;仔姜爆麻鴨、啤酒燒麻鴨、土魔芋燜麻鴨、香辣麻鴨、泡椒麻鴨肉絲、炒鴨腸、南瓜絲炒鴨雜、香椿炒鴨蛋、酸蘿卜燉老麻鴨……更別提那些讓人垂涎的鴨腸王火鍋、譚麻鴨血火鍋,以及鹵麻鴨脖、鴨翅、鴨腳等零嘴小食。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開江本地麻鴨做法竟有二十余種。這些花樣百出的麻鴨美味,就像一曲歡快的“土鴨兒交響樂”,在開江人的餐桌上奏響舌尖的狂歡。

在開江,板鴨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承載著麻鴨傳統(tǒng)吃法的創(chuàng)新智慧,每一步都藏著講究。
精選谷物喂養(yǎng)一年以上的麻鴨,體重須得1.5千克左右,方能在口感和風味上達到最佳平衡。老師傅們的手法更是關鍵:擰骨、推腿、定型,動作行云流水,最終讓鴨子呈現(xiàn)出完美的“桃圓形”。腌制是美味的密碼。數(shù)十種天然香料——鹽、花椒、白糖,以及研磨成粉的山柰、八角等,放入大瓷缸中與鴨肉腌放30小時左右。而后取出經(jīng)過井水清洗、谷糠反復熏烤至表皮金黃色,再用木炭文火烘烤整整一天,才能成就那色澤黃亮的外表。食用時只需拆掉包裝,將其蒸15—20分鐘即可還原地道風味。

除了板鴨,開江麻鴨還有幾道令人胃口大開的特色美食。
要說開江人的“心頭好”,仔姜爆麻鴨當仁不讓。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餐館待客,開江人都會首選這道美食。那種香而不膩、鮮而多汁的滋味,在開江人的味蕾上烙下了深深印記。當?shù)匾患颐小俺砍啃〕浴钡慕诌呅○^,選用脆嫩多汁的本地長嶺仔姜,配以小指頭粗的土蒜和秘制醬料,爆炒出的開江麻鴨讓無數(shù)食客流連忘返。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年銷售仔姜爆麻鴨竟超過7000只,其中通過物流寄往外地的超過500只。數(shù)字雖冷,卻詮釋著食客們對仔姜爆麻鴨的偏愛。
最暖人心的,則莫過于那鍋酸蘿卜燉老麻鴨。腌制一年的胭脂蘿卜遇上散養(yǎng)一年的老麻鴨,在泡椒、泡姜的調(diào)和下,熬出一鍋金黃透亮的濃湯。充分吸收了蘿卜酸味和各種調(diào)料香味的麻鴨肉,柔嫩而不柴。酸蘿卜開胃解膩,使這道菜成為上佳的滋補美味。餐館里常見這樣的場景:食客們圍坐一桌,在氤氳熱氣中咂摸著湯汁的鮮美,鴨肉的嫩滑與酸蘿卜的清爽在唇齒間交織,暖了身子,更暖了心窩。
要說年輕人的最愛,還得數(shù)那些鹵味小食。相比于普通鴨脖、鴨翅、鴨腳,麻鴨制成的鹵味肉質(zhì)更緊實,口感更細膩,嚼勁十足??h城各家鹵菜店根據(jù)食客喜好,用老鹵(偏辣)或新鹵(微辣)來鹵制麻鴨脖等。街邊常見這樣的畫面:辣得直哈氣的小伙子,邊啃鴨脖邊擦汗;而鹽焗鴨脖,則成了小孩們拽著媽媽衣角也要買的小零嘴。
在開江人的餐桌上,這只平均體重僅1.5千克的麻鴨,憑什么能“俘獲”現(xiàn)代人的胃?答案就藏在它的基因里。
別看開江麻鴨個頭小,卻渾身是肌肉——肌纖維韌性強、彈性好,煎炸鹵燉,都能保持鮮嫩多汁又不失嚼勁的口感。更難得的是,它脂肪含量少,氨基酸豐富,膽固醇含量低,肉質(zhì)純凈。
在傳承傳統(tǒng)烹飪技藝的同時,開江人借助現(xiàn)代保鮮技術(shù)和便捷物流網(wǎng)絡,讓這只土鴨子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正是這種既堅守傳統(tǒng)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地方美食在時代變遷中持續(xù)煥發(fā)新的光彩。
撰文/林佐成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張宏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