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報道 記者 丁雅梔 苑基榮】“印度新推的電動汽車政策旨在吸引全球制造商,真的能達到目的嗎?”《印度斯坦時報》4日對印度推出的“旗艦電動汽車政策”發(fā)出疑問。此前兩天,印度重工業(yè)部長庫馬拉斯瓦米表示,盡管印度政府近年來推出了多項電動車政策以吸引全球汽車制造商,但“他們(國際車企)對在印度生產汽車不感興趣”,其中美國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目前僅計劃在該國開設兩家門店。這一表態(tài)揭示了印度雄心勃勃的電動車發(fā)展戰(zhàn)略遭遇的現(xiàn)實困境。
新政策附加嚴苛條件
雖然與2024年3月提出的政策一致,但新的“旗艦電動汽車政策”里增加了更多細節(jié)。根據(jù)印度在2024年3月宣布的這項政策,如果制造商在3年內投資至少415億盧比(約合4.8億美元)在印度建立工廠,所有售價3.5萬美元及以上的進口電動汽車,其關稅將降至15%。每年最多可按此優(yōu)惠稅率進口8000輛電動汽車。據(jù)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申請最早可能于本月開放,并延長至明年3月15日。
《印度時報》文章提到,汽車企業(yè)要享受該計劃優(yōu)惠,有兩個條件“不可協(xié)商”:公司必須在印度設立制造工廠,并在獲得批準后的3年內開始生產;需要在3年內實現(xiàn)25%的汽車本土化,在5年內實現(xiàn)50%的電動汽車本土化。
除了投資承諾外,該政策還附加了諸如收入目標以及未能達成目標的罰款等嚴苛條件。根據(jù)該政策,獲得批準的車企第4年的最低收入不得低于500億盧比,第5年則不得低于750億盧比。未達標者將面臨最高3%的罰款,罰款金額基于收入缺口。
庫馬拉斯瓦米強調,該計劃旨在將印度定位為電動汽車制造的全球中心,進一步推動“印度制造”,同時使全球和國內公司成為印度綠色出行革命的合作伙伴。“這項政策足足醞釀了一年?!甭吠干?日報道稱,印度政府最初希望吸引特斯拉等車企在印度設立工廠,但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去年擱置了在印度的投資計劃。
“全球電動汽車制造商如梅賽德斯-奔馳、大眾、現(xiàn)代和起亞等已表示有興趣參與申請?!睅祚R拉斯瓦米表示。但《印度斯坦時報》認為,考慮到印度的嚴格條件,上述電動汽車制造商預計不會急于投資。
特斯拉對印態(tài)度的背后
“誰會從這項政策中受益?”《印度斯坦時報》在報道中指出,首先不是特斯拉。因為庫馬拉斯瓦米澄清說,這家美國電動汽車巨頭不太可能很快在印度開設工廠。其中一個原因是,對特斯拉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富裕的消費者群體。然而,它的品牌價值在美國和歐洲市場已大幅下降。此外,如果沒有專門的超級充電站網絡,特斯拉根本無法在印度發(fā)展。而對于在印度建立這樣一個充電站網絡,特斯拉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興趣。
實際上,印度對特斯拉前來設廠一直抱有很大期待,但雙方合作充滿波折。據(jù)《印度快報》報道,2024年3月,馬斯克曾計劃訪問印度,并承諾向印度的一家汽車制造廠注資超過20億美元。但不久后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債務負擔非常重”,此次訪問被推遲。不過,在取消印度之行幾天后,馬斯克訪問了該公司的第二大市場中國。當時引發(fā)印度媒體感慨“馬斯克給印度冷肩膀?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根本不會在印度投資”。
今年2月,印度總理莫迪在華盛頓會見馬斯克幾天后,特斯拉宣布在印度設置13個職位,包括門店經理、服務顧問、業(yè)務運營分析師和客戶互動經理。隨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批評特斯拉在印度的擴張計劃,稱其對美國“不公平”?!埃R斯克)在印度建廠沒問題,但對我們來說不公平,非常不公平。”他說。與此同時,隨著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放緩,特斯拉在印度重新審視其運營目標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競爭。
編輯:陳翠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