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宇 自貢融媒記者 何艷 張良軼
盛夏時節(jié),自貢市榮縣樂德鎮(zhèn)的紅土地上一派生機盎然。太平村的田壟間,紅沙土壤孕育的小米辣掛滿枝頭,紅的似火、綠的如翠,農戶們正忙著采摘頭茬辣椒。不遠處的玉米地里,大豆藤蔓順著玉米稈攀爬,構成“玉米+大豆+辣椒”套作的立體圖景。這片以“最美紅土地”聞名的鄉(xiāng)村,正以“糧經復合”的智慧,書寫著“一畝地掙出兩份錢”的富民故事。

“我們這紅沙土壤透氣性好、礦物質豐富,種出來的小米辣肉厚、味濃,辣度正合適!”太平村黨支部書記賀勝財蹲在自家30畝辣椒地旁,隨手摘下一顆紅透的小米辣。作為當?shù)胤N植大戶,他這兩年引進的新品種讓畝產提升20%,“從5月到10月能收五茬,批發(fā)商天天上門等貨,根本不愁賣?!?/p>
樂德鎮(zhèn)種辣椒已有20多年歷史,紅沙土壤賦予的獨特品質,讓這里的辣椒成為市場“香餑餑”。在筲箕嘴村的食品加工廠里,工人正將新鮮條椒倒入大鐵鍋煸炒,糊香四溢?!皹返吕苯返睦倍取疁厝帷脛偤茫龀衫苯丰u后,北京、上海的訂單排到了下個月?!逼髽I(yè)負責人邱黃美笑著說,工廠不僅消化本地500多畝條椒,還帶動40多名村民務工,65歲的胡澤瓊就是受益者:“自家1畝辣椒年收入萬把塊,在廠里打工每月還有600多,日子踏實!”

目前,樂德鎮(zhèn)5個重點村的辣椒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2萬畝,日均外銷3000噸,批發(fā)價最高達6元/斤,預計今年總產值1.5億元。從散戶種植到企業(yè)深加工,“樂德小辣椒”已形成完整產業(yè)鏈。
在天宮廟村的示范田里,“辣椒+玉米+大豆”的套作模式藏著“增收密碼”:1.5米寬的田壟上,兩行辣椒間距間種著玉米,空行里又套種夏大豆?!坝衩撞坏⒄`,還多收一季大豆和辣椒,一畝地比單種玉米多掙5000塊!”種植戶李大哥算起賬來喜滋滋。?

這是樂德鎮(zhèn)推廣糧經復合種植的縮影。針對7.287萬畝耕地,該鎮(zhèn)探索出“菜豆+玉米+夏大豆+秋菜”“高粱套辣椒+秋馬鈴薯”等多種模式。在“豆-玉-豆”模式田塊,2月種鮮食菜豆,3月播玉米,4月收完菜豆再種夏大豆,秋收后加種一茬秋菜,畝產玉米500公斤的同時,年總產值超7000元;而“玉米套辣椒+馬鈴薯”模式更厲害,年產糧超千斤,總產值突破萬元。
“既要保住‘糧袋子’,也要鼓起‘錢袋子’?!睒返骆?zhèn)副鎮(zhèn)長史楚華介紹,全鎮(zhèn)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1.58萬畝,總產6.99萬噸,通過復合種植,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土地效益提升40%以上。如今,121個家庭農場、18個合作社帶頭推廣技術,德康、海牧等企業(yè)還提供種苗和銷路,形成“農戶+合作社+企業(yè)”的閉環(huán)。
“以前種啥都憑經驗,現(xiàn)在有專家手把手教!”筲箕嘴村村民王大姐說,市農科院的專家每月都來指導辣椒病蟲害防治,四川農業(yè)大學的團隊還幫著改良大豆品種。近年來,樂德鎮(zhèn)與多所院校合作,建成5個試驗示范基地,專家團隊的“田間課堂”讓農戶們底氣十足。

黨員干部也成了產業(yè)發(fā)展的“助推器”。辣椒采收旺季,鎮(zhèn)上200多名黨員志愿者分片包戶,幫農戶搶收、打包;為解決運輸難題,鎮(zhèn)里新修了15公里產業(yè)路,灌溉水渠延伸到每塊田壟?!跋乱徊剑覀円鸭庸S納入和美鄉(xiāng)村規(guī)劃,再建一個辣椒交易市場,讓‘樂德紅’走得更遠?!笔烦A說。
從紅土地里的辣椒紅,到田壟間的“糧經綠”,樂德鎮(zhèn)用智慧耕種著希望。這里的故事,是四川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動注腳——在守護好糧食安全的根基上,讓每一寸土地都迸發(fā)富民的活力。
編輯:李冉
責任編輯:陳祺
編審:張宏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