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遠點,水壓大,怕濺到你們身上!”7月22日,眉山市丹棱縣齊樂鎮(zhèn)梅灣村四組海拔810米的一處山坡民宅里,當?shù)卮迕窭讟淙驹趰湫碌淖詠硭堫^前跟旁人說道。
果然,水龍頭一擰,一股白花花的水流急切地噴涌而出,濺得一旁“不聽勸”孫子滿臉都是,看著孫子狼狽但開心的樣子,古稀之年的雷樹全也難掩欣喜之情。

偏遠山區(qū)群眾也用上了自來水
雷樹全滿心歡喜,心心念念的自來水終于通到了家里,從此他再也不用喝那“純天然”的山坪塘水。雷樹全盼了一輩子的自來水,是經歷六級加壓,從洪雅縣青衣江翻山越嶺而來。他支付的1600元安裝費用,僅占安裝成本的四分之一,其余部分均由丹棱縣財政兜底。
從盼水到通水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農村供水環(huán)境十分艱險。
梅灣村黨委副書記劉光武告訴記者,在梅灣村四組的這處山坡上,零零散散住著雷樹全這樣的群眾25戶,“喝一口干凈的自來水”曾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群眾出了題,政府職能部門需要用實際行動答題。從今年6月開始,在這處山頭上,每天多了十來個身穿藍色制服的供水工人,他們把一根根直徑63毫米、50毫米、25毫米的管道從山腳延伸到山頂,直至每戶群眾家中,為通水做好基礎準備。

入戶管網鋪設。

智能水表安裝。
與此同時,為了提升供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工作人員還為這25戶群眾安裝了全新的4G智能水表,并耐心指導群眾學習使用。這樣一來,即便在梅灣村四組這樣近千米海拔的山區(qū),水表的網絡質量也能得到保障。群眾不僅能實現(xiàn)“掌上繳費”,所有用水信息還能實時上傳到縣智慧水務指揮中心,極大地方便了生活和管理。
6月10日開工,7月3日主管道通水,7月底前全面入戶……這是對群眾急難愁盼的最完美的回應。
“這塊‘硬骨頭’算是啃下來了,下一個山頭繼續(xù)干!”當天,就在丹棱縣農村供水站站長李佰梅一行人現(xiàn)場督導供水工作時,劉光武向他們反映,村里還有一處海拔更高的山頭上的十余戶群眾也期盼著自來水的到來。李佰梅和四川順源水務有限公司(丹棱縣負責農村供水的縣屬國有企業(yè))供排水運行部負責人宋開皇等人經過現(xiàn)場研究,決定盡快啟動另一個山頭供水方案。
“愿供盡供,一戶也不能少!”返程路上,宋開皇接到該縣張場鎮(zhèn)廖店村脫貧戶解澤均的電話,得知因地勢太高其家中自來水水壓不足,導致飲水困難。經過短暫商議,車上4名丹棱縣農村供水一線“操刀者”達成共識:不能因為只有一戶人、也不能因為山高路遠而放棄脫貧戶的訴求,迅速采購管道增壓設施并實施安裝,徹底解決壓力不足的問題!
全域供水布局
構建城鄉(xiāng)一體格局
就在梅灣村四組供水工程火熱開展的同時,在丹棱縣另一處農村供水的核心區(qū)域——仁美水廠則是另一幅景象。
安靜、整潔、有序,這是這座水廠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據介紹,這座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水廠服務丹棱縣仁美鎮(zhèn)、張場鎮(zhèn)的5.8萬名群眾,占該縣9.1萬農村飲水人口的六成以上,因此,它也是丹棱縣農村供水、全域安全飲水工程的關鍵性設施。

仁美水廠。

青衣江取水口。
在這里,枯水期從青衣江引進的江水、豐水期從當?shù)攸h仲水庫引入的湖水,經過配水井、預存池、沉淀池、重力濾池、清水池等設施的凈化,再經過工作人員對濁度、色度、含氯量等9項關鍵指標檢測合格后,加壓出廠、上山下鄉(xiāng),讓幸福之水流進千家萬戶。
據丹棱縣農村供水站站長李佰梅介紹,2019年“引青入丹”工程建成以來,丹棱縣農村供水按照“搭框架、補短板、賦靈魂”三步走的方式,實施了全域飲水安全項目。通過建大、并中、撤小和管網延伸等一系列供水工程,新建仁美水廠、擴建縣城水廠,新建加壓站40余座,延伸供水主管網140余公里,鋪設供水支管500余公里,聯(lián)通和兼并各鄉(xiāng)鎮(zhèn)小型集中供水站20座;實施老舊管網改造260公里;2021年10月,注資成立四川順源水務有限公司,統(tǒng)籌推進該縣農村供水工作,對該縣農村供水實施標準化、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管理,在全市率先構建起了城鄉(xiāng)一體的全域供水網絡體系,真正實現(xiàn)“全域供水、縣域統(tǒng)管、城鄉(xiāng)一體、同網同質”供水新格局。
隨著時間推移,該縣在平壩區(qū)、聚居區(qū)的農村供水工作基本完成,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也達到了96.21%,而剩下的都是像梅灣村四組這樣的“海拔高、住戶散,成本高、供水難”的一塊塊“硬骨頭”,丹棱縣全域飲水安全項目也進入了深水區(qū)。于是才有了為了一個山頭、一戶群眾展開的一次次供水“攻堅戰(zhàn)”,也有了最高經歷7次加壓送水到戶、日夜兼程突擊修建高位水池確保群眾安全飲水等鮮活故事。
智慧水務賦能
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fā)展
與此同時,在農村供水管網日益健全的基礎上,如何管理好這些如蜘蛛網一樣的地下供水管網,讓水網維護和管理者成為“順風耳”和“千里眼”?一個名為“丹棱智慧水務”的平臺應運而生。
“在這個平臺,我們能通過農村供水‘一張圖’,一手掌控全縣2座水廠、59座加壓泵站、24座山區(qū)高位水池,以及2200多公里的供水管網的實時數(shù)據,同步建立了長效管護機制,使農村供水安全得到全面鞏固,極大提升了農村供水的管理服務質效。”在丹棱縣智慧治理中心,宋開皇登錄“丹棱智慧水務”平臺,通過點擊“廠站管理、水網管理、監(jiān)控中心、水質中心、報警中心”等模塊,該縣農村供水的總體情況和精準細節(jié)盡收眼底。
據介紹,為推動丹棱縣農村供水高質量發(fā)展,該縣依托全省第一批鄉(xiāng)村水務試點縣,于2023-2024年探索實施了“丹棱縣農村供水智能化信息化項目”,搭建了全域智慧供水云平臺,打造了從“原水—水廠—用戶”的農村供水運行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系統(tǒng),全面實現(xiàn)農村供水生產管理、調度指揮、規(guī)范服務“三升級、三統(tǒng)一”,提升了縣域農村供水標準化、數(shù)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以科技賦能驅動農村供水現(xiàn)代化。
在此基礎上,2024年7月,丹棱縣代表眉山參加成都都市圈智慧水務建設懇談會并作經驗交流;8月,在全國農村供水安全保障技術交流會上,丹棱農村供水智能化信息化應用作為全國唯一的典型示范案例作交流……
李佰梅介紹,下一階段,該縣還將完成全縣農村供水管網信息的自主采集,完成全域供水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和物聯(lián)數(shù)據采集等基礎工作,與時俱進積極嘗試“丹棱智慧水務”平臺與主流AI模型的融合應用,實現(xiàn)丹棱縣農村供水從“有水吃”向“吃好水”蝶變。
“小水管見證大民生,每一滴自來水中都飽含著丹棱縣黨委政府炙熱的為民情懷!”該縣水利局局長陳娟表示,將以事不避難的擔當、創(chuàng)新攻堅的智慧和為民服務的激情,進一步做好農村供水工作,為丹棱縣加快建設“城鄉(xiāng)融合·共同富?!毕刃袇^(qū)貢獻水利力量。
記者手記
鄉(xiāng)野清泉潤民心
當齊樂鎮(zhèn)梅灣村雷樹全老人擰開嶄新的水龍頭,飛濺的自來水打濕了孫兒笑臉時,這股翻越六級加壓站、跋涉高山深谷的清流,沖刷的不僅是山坪塘水的渾濁記憶,更映照著丹棱縣“一個山頭一個山頭攻堅,一戶群眾一戶群眾落地”的民生足跡。在無大江大河的先天用水劣勢下,丹棱以“引青入丹”工程破局、“全域飲水”項目攻堅,投資4.26億元構建“一水兩廠轄五鎮(zhèn)”的全域供水網絡體系,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到96.21%。
農村自來水96.21%的普及率背后,是最后3.79%散居山間的“硬骨頭”。面對每戶5000元以上的通水成本,丹棱縣堅持財政兜底,群眾僅承擔1600元,將“政治賬”和“社會賬”置于“經濟賬”之上。在齊樂鎮(zhèn),“智慧水務”分區(qū)計量建設正在精確施工,宿場村的變頻補水系統(tǒng)已讓200余戶告別“望天水”;四川順源水務公司的工程車常年累月穿梭于陡峭山路;俯瞰丹棱大地,24座高位水池和59座泵站如明珠散落山巒,地底下隱隱流動的清泉,穩(wěn)穩(wěn)兌現(xiàn)著“愿供盡供,一戶也不能少”的承諾。
這一股股流入千家萬戶的甘泉,流淌的是執(zhí)政為民的初心。它沖開地理阻隔,讓高山之巔的院落在鄉(xiāng)村振興的路上不再掉隊,在時代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不再缺席。從“引青入丹”的框架搭建,到“智慧水務”的靈魂注入,再到“一個山頭、一戶群眾”的精細落地,丹棱以水為筆,書寫著城鄉(xiāng)共飲幸福水的民生答卷。綠水青山之間,水網所及之處,既是民生之需的滿足,更是鄉(xiāng)村振興的血脈涌動,當每一滴水都承載著民情民意,幸福的甘泉終將抵達所有等待的屋檐。
編輯:胡倩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