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世運會武術項目男子長拳-刀術-棍術決賽現(xiàn)場,當高久尚以一套行云流水的動作完成比賽,裁判打出29.393高分的那一刻,這位從達州市開江縣走出去的小伙子,不僅為國家贏得了榮譽,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武術的魅力。高久尚第一次站上世界的舞臺,便綻放出耀眼的光彩,這份榮耀的背后,是他歷經(jīng)二十載風雨磨礪的武術之路。

田埂上的少年:
武術夢的萌芽與扎根
高久尚與武術的緣分,始于父母的一份樸素期待。高久尚小時候身形瘦弱,父親作為“武術迷”,希望兒子通過習武強身健體。最初接觸散打時,僅練了一個月就因“太瘦不適合”被教練勸退。
與武術真正結(jié)緣始于2005年,9歲的高久尚來到開江超平武術學校,跟隨教練屈超平開啟武術生涯?!捌鸩教?,我身體柔韌性很差?!备呔蒙谢貞?,剛學武術時,壓腿、下腰這些基礎動作對他來說如同酷刑。為了補短板,他每天放學后雷打不動地加練一兩個小時,扎馬步練到雙腿發(fā)抖,壓韌帶時疼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也咬牙堅持。
家人的支持是高久尚堅實的后盾。為練空翻動作,父親在院子里挖了一個沙坑,用布包縫了個簡易墊子供他借力;田埂邊鋪著稻草的空地,也成了他專屬的“野外訓練場”?!皬奶锕⊥绿ち伺榔饋碓偬?,父親就在旁邊看著不說話,但一直陪著?!边@份沉默的守護,連同稻草堆里的汗水、沙坑里的印記,一起刻進了他的武術啟蒙記憶,成了日后跨越重重難關時,心底最溫暖的力量。
“剛來的時候很瘦,但是彈跳爆發(fā)能力不錯,墻上最高處的腳印準是他的?!鼻街两裼浀眠@個特殊的學生,“每次帶他出去比賽,總是上躥下跳,十分活躍,這也導致成績發(fā)揮不穩(wěn)定?!辈贿^,這份活潑好動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逐漸沉淀——那個賽場邊蹦跳不停的少年,眼神里多了份沉穩(wěn),動作也添了份篤定。
賽場上的淬煉:
進入國家隊的破繭之路
憑借日復一日的堅持,2012年高久尚從達州市體育局武術隊脫穎而出入選省隊。省隊的訓練是高強度的磨礪。每天早上8時到下午5時,長拳、刀術、棍術輪番上陣,至少要練2至3套武術套路;大賽前訓練量翻倍,錄像復盤成了必修課?!懊總€動作反復看,哪里發(fā)力不對,哪里節(jié)奏慢了,摳到每一個細節(jié)?!睘槠胶忾L拳、刀術、棍術三項全能,高久尚堅持“時間平均分配”,確保每個項目都不偏科。
傷病是競技體育的“家常便飯”,高久尚也不例外。腳踝骨折、腰肌勞損、肩關節(jié)半脫位,甚至一次練刀時被斷裂的刀片扎穿嘴唇,縫了10余針,這些傷痛從未讓他退縮?!案偧俭w育難免受傷,關鍵是及時康復,保持樂觀心態(tài)?!?/p>
2019年,高久尚遭遇瓶頸期,自認為競技水平已達高峰,卻總在比賽中因細節(jié)失分與冠軍失之交臂。賽后,他和教練反復回看視頻,終于發(fā)現(xiàn)“踢腿動作不到位”的問題,隨后對著鏡子一遍遍練習,直到每個動作形成肌肉記憶?!皬哪且院蟾靼祝湫g贏在細節(jié)。”
從進入國家隊的那一刻起,高久尚就將目標瞄準了冠軍?!暗弥脒x國家隊參加家門口的國際比賽,既開心又有壓力?!彼寡?,多年的訓練讓他明白,“把訓練當比賽,把比賽當訓練,成績都是水到渠成的事?!?/p>
世界舞臺上的武者:
傳承與夢想的延續(xù)
2025年成都世運會,是高久尚武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作為中國男子組唯一代表,首次參加國際賽事的他,既激動又備感責任重大。“隊友盧卓靈拿到中國首金,我壓力挺大的,晚上睡覺都在想動作?!钡嗄甏筚悮v練出的成熟心態(tài),讓他學會了專注,“拋開雜念,把平時練的發(fā)揮出來就好?!?/p>
相較于國內(nèi)比賽的緊湊節(jié)奏、激烈競爭,國際賽事更看重動作的連貫性。高久尚以一套兼具力量與美感的全能表現(xiàn)摘金,站在領獎臺上聽國歌響起時,他對武術的理解愈發(fā)深刻:“武術不只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外練筋骨皮、內(nèi)練一口氣,練的是對生命的掌控力,是謙遜有禮、海納百川的涵養(yǎng)。”

如今的高久尚,不僅是運動員,更是武術文化的傳播者。他常走進校園,通過表演和座談,讓更多孩子了解武術的魅力。高久尚說:“將來有了孩子也會讓他練武,因為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給人帶來力量和智慧?!?/p>
成都世運會后,僅休息兩天的高久尚便投入全運會備戰(zhàn)?!爸灰€能練,就不會停下。”未來,他想回到家鄉(xiāng)開一所武術學校,像屈超平教練當年帶他那樣,讓更多孩子感受武術的力量。
從田埂上的懵懂少年到世界舞臺上的武術名將,高久尚用拳腳書寫的不僅是個人的成長,更是中國武術傳承不息的生動注腳。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張宏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