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七夕,不只有鵲橋相會的浪漫傳說在天際流傳,巴蜀大地上,另一場科技與創(chuàng)新的“相遇”,熠熠閃光。
8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會上揭曉了2024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259個獲獎項目,包括15個個人獎項和244個項目獎項。涵蓋自然科學、技術發(fā)明和科技進步三大領域。這背后,不僅是科研實力的展示,更是一群科技人用技術守護歲月靜好,書寫蜀地“硬核浪漫”。
這浪漫,不是無情代碼與冰冷參數(shù)的累積,而是用嚴謹、實用、富有改變力的形式,讓宏大技術成為科技“蜀”光,照亮更美更好的生活。
浪漫是什么?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定義,但奔赴,往往是浪漫的開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海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羅先剛,電子科技大學太惠玲、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成飛劉順濤、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李超……他們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在航空航天領域問道星辰,在光電科學方向探尋未知。以針灸做舟,在經絡之間尋找慢性疼痛的舒適彼岸,向腫瘤亮出科學利劍,為患者劈出希望之光。
浪漫亦是一種氣度。無論是偏僻之地,還是逆境之時,川人用獨有的“樂天”性格,書寫川地硬核浪漫,讓科技破壁而生。無先例可循,一群科研人選擇了最艱難的路——從頭創(chuàng)造。
王海峰,飛行器設計領域專家,長期在科研一線從事跨代戰(zhàn)斗機研制和創(chuàng)新技術研究。突出重圍,在實驗、失敗、再探索的循環(huán)中持續(xù)挺進,航空主戰(zhàn)裝備從機械化、信息化到智能化,跑出創(chuàng)新加速度。羅先剛,長期從事光電科學與技術研究,是亞波長電磁學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埋首科研,在寂靜處吶喊、在阻力中發(fā)光,突破了傳統(tǒng)光電器件和材料體積重量大、設計自由度低、像差校正困難等難題,在黑夜中鑿出一束科技新光。
沒有參照,就成為參照。在新型能量轉化的“無人區(qū)”,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等四家單位聯(lián)合攻堅,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熱功轉換關鍵技術,打了漂亮一仗。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F級50MW重型燃機自主研制及應用”項目,如同一顆破曉的星辰,取得我國F級重型燃氣輪機“零”的突破,國之重器再添四川注腳。
所謂浪漫,就是忘卻四季流轉,數(shù)十年如一日,在追求科學之路上,孜孜不倦。化身“難題獵手”、發(fā)起“攻堅行動”,在黑暗中解密未知,從臨界處找尋希望,四川科技人披荊斬棘,變不可能為可能——在無人之境,開出科技之花;于世界之巔,點亮未來星光。
浪漫若不落地,只是“空頭支票”,而四川科技的浪漫,是最懂“實用主義”的。
把星辰糅進人間煙火,讓技術走入日常。本次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獲獎科研項目,貼近生活細微,讓科技從實驗室走向百姓間。獲獎項目西南交通大學“高速鐵路線形最優(yōu)動態(tài)性能設計原理、調控技術及工程應用”,消除了高鐵基礎結構大變形導致的限速瓶頸,技術成果已成功應用于50余個高鐵線路工程。該項目也榮獲202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是該獎項時隔7年之后首度頒發(fā)。
獎項背后的“硬核浪漫”,也藏著改變現(xiàn)實的磅礴力量。“基于氧化偶聯(lián)的有機光電材料合成化學基礎”項目,實現(xiàn)了原創(chuàng)性突破,扭轉了我國先進電子化學品長期依賴進口的格局;?“復雜地海背景低空多目標雷達高效檢測精準跟蹤技術”,實現(xiàn)了對低空飛行目標的高效檢測與精準定位,為國家安全領域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先進技術手段;“火災高危場所有機高分子泡沫高效防火阻燃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則筑牢消防安全的底線。
堅實的科技力量,重塑四川科技版圖,將源自巴蜀的創(chuàng)新成果推向全國、全球,讓四川科技熠熠生輝。
浪漫需要“雙向奔赴”。在高山上“抓星光”,在地底下“追幽靈”,在實驗室里“造太陽”,每一份浪漫背后,既有四川科技人的付出,也有機制政策的保護。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就是對這份浪漫的最好回報。
讓浪漫落地,為“造夢者”添彩,四川正大力構建引才聚才的“強磁場”,增強“西引力”。通過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增強創(chuàng)新發(fā)展動能,促進創(chuàng)新鏈產業(yè)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優(yōu)化完善科研組織評價機制,讓人才有“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歸屬感,讓人才來了就不想走。
四川科技人的浪漫,不僅有上天攬月的宏大,也有貼近生活的細微。在202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我們看到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力量。四川省腫瘤醫(yī)院李超等獲獎者創(chuàng)新外科手術技術和手術器械,把VR、3D打印和機器人手術等技術融入腫瘤治療,讓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西南機插雜交稻的高產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等成果,服務民族地區(qū)糧食安全。獲獎項目不僅硬核,還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獎勵大會已經落幕,但科技的“浪漫”征程永不停止。那些獲獎項目背后的科技人,又將回到實驗室和一線科研崗位,繼續(xù)他們的探索和實踐。在四川的科研院所、高校實驗室和創(chuàng)新企業(yè)里,新的突破正在孕育。
用最硬核的方式書寫浪漫,這或許就是四川科研背后的特色——不尚空談,但求實效。在川的科技工作者也用行動證明:將論文寫在巴蜀大地上,將科技成果應用在百姓身邊,而這份浪漫,正悄然改變著四川,和每一個在此生活的巴蜀兒女。

本期話題
平時你會關注哪些方面的科技進步呢?評論區(qū)聊一聊~
撰文/?邊雪?邊鈺
編輯/梁慶?
責編/謝夢?馬艷琳?
審核/姜明
編輯:馮方湲
責任編輯:金艷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