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很華麗,因為七十余道工序織出的錦面,有著如夜晚燈火般的粼粼波光;它很“金貴”,因為早在三國時期,它已成為蜀國的重要經(jīng)濟來源。這是蜀錦,將蜀中歷史藏于絲線之間的非遺。
它很靈動,錦鯉的擺尾,似要躍繡面;它很奇珍,異色異形的絕技詮釋了何為“大有乾坤”。這是蜀繡,用絲線就可以織就一座天府之城的非遺。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月29日,正值七夕佳節(jié),封面新聞特別推出“一寸錦繡,一寸金”創(chuàng)意視頻,以四川頗具代表性的兩項非遺技藝——蜀錦與蜀繡,串聯(lián)起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千年梭聲里,蜀錦的經(jīng)緯線織出了錦城的霞光和山水;繡花針的起落,勾勒出蓉城的煙火與人間。機杼與繡繃,一剛一柔,承載的是“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的底蘊與盛景。跟著非遺游四川,錦繡天府從不是展陳中的舊夢,它是四川人的生活方式,更是見證古老與現(xiàn)代并存、安逸與發(fā)展兼容的存在。

編輯:金艷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