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產和消費國,水果產量占到了全球水果產量的約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國水果出口總量達215.78萬噸,同比增長5.69%。在出口水果品類結構中,除了柑橘、蘋果、梨等傳統(tǒng)優(yōu)勢品類持續(xù)擔當“主力軍”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風味獨特的小品類水果也贏得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會理石榴首次出口俄羅斯 它們經歷了怎樣的“超級檢驗”?
四川大涼山的會理市,是我國八大石榴產區(qū)之一,今年,會理石榴首次實現了直接出口俄羅斯!漂洋過海的石榴如何嚴控品質?經歷了怎樣的“超級檢驗”?總臺記者帶您去看看石榴智能生產線。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在四川成都蒲江的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這里有石榴的“水果電梯”,還有它的“X光片室”,以及專屬的物流專用車。從四川會理采摘下來的石榴,要經過哪幾關的考核?

現場生產監(jiān)督員 唐婷:我們在生產線上主要是以“三項全能”的檢測方式把關每一個產品,主要包括外觀檢測,內在品質掃描和重量分級。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我們看到有這樣一個數字分析儀。

唐婷:我們使用高精度工業(yè)相機快速拍攝,能夠準確檢測出裂果、花紋、黑斑,也能看出它的果型是否勻稱。第二步就是內部品質的無損掃描,通過紅外線掃描技術,我們可以快速精準地檢測出每個果子的糖度,糖度低于12度的果子會直接淘汰,同時也會監(jiān)測果子內部是否存在黑變問題,保證每一顆石榴都是品質過硬的。

唐婷:最后一步就是“體重管理”,我們使用的是高精度電子秤,精確到克。特級果的標準是在500克以上,一級果是在350克到499克之間,二級果子是在350克以下,這就是我們從外到內,從品質到規(guī)格的全方位把控。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有多少工人參與到這個超級生產線?

唐婷:我們這個工廠分為8個包裝組,現在的生產工人大概是在1000人左右。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大家看切開的石榴像一個花瓣一樣,味道非常清甜。網上有一種說法是吃石榴,如果吃籽的話會傷腸胃,您怎么看?

唐婷:其實在現代營養(yǎng)學里石榴籽是富含膳食纖維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的腸道蠕動,而且它本身也沒有毒性,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過對一些消化比較弱的群體,像老人、兒童或者是胃腸道疾病患者,建議去籽后再食用。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石榴籽軟糯了很多,這是不是也是一個品種改良?
唐婷:對,這是一個品種改良的軟籽石榴。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中國石榴現在種植的面積已經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通過探訪,我們從這條超級生產線,看到了現代農業(yè)的新圖景。
頭茬石榴樹上熟 果園來了“采購團”
采訪中,記者看到在大涼山的石榴園里,迎來了一批特殊的“采購團”。
在四川涼山州會理市彰冠鎮(zhèn),滿山石榴紅遍枝頭,農戶采摘、套袋、裝車,一片繁忙。40多萬畝種植、120天生長期、10萬人辛勤付出……這些數字背后,是一群“新農人”和三農達人通過直播,講述石榴的故事。

“十四五”以來,農業(yè)農村部、供銷總社等多部門聯(lián)手,在全國160個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育一批“農村青年主播”,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把家鄉(xiāng)特產賣向全國。

會理市農業(yè)農村局局長 王志榮:圍繞一顆石榴果,建設農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電子商務平臺、建石榴拍賣中心,打通產業(yè)鏈供應鏈。讓這些新農人回得來,更能留得住,專業(yè)人做專業(yè)事。

這批新力量還帶動了農業(yè)經理人、品控師、數字化倉儲師等新職業(yè)的興起。在會理,記者遇到了果品行業(yè)協(xié)會的考察團,段天雄就是一名水果出口拓展專員,他更像是幫石榴出?!瓣J世界”的探路人。

水果出口海外拓展專員 段天雄:跨境水果貿易已經成為當前極具潛力的創(chuàng)業(yè)賽道。我們的工作就是一站式解決果農基地種植、出口通關等相關配套服務。石榴如何出口海外去呢,首先要完成果園備案。
為了讓大涼山的果農和企業(yè)更快速掌握水果出口的新知識,小段和團隊想了不少辦法。

水果出口海外拓展專員 段天雄:從石榴海外貿易的跑單、跟單,到備案材料的提交、復審、清堵點,我們全程都跟著跑,一句話就是讓石榴順順利利“走出去”。

目前,會理石榴種植超40萬畝,年產78萬噸,規(guī)模和產量全國第一。一顆小石榴,正在大涼山茁壯成長為一個70億元的“甜蜜產業(yè)”。
編輯:陳翠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喻佳
0